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记录兰考“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闻佳作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1-14 15:0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保全
分享到:

 

  刊登在《河南日报》2012年12月3日六版“河南新闻”中的《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一文,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一等奖。这篇消息反映的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发展的变迁及百姓所享受的政策“福利”的新鲜事。报道刊出后,由于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易、大河网等重要网站及时予以转载,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新闻采写上来看,这篇获奖消息有以下两点特色值得学习和赞赏:
  一、以小见大,角度新颖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角度选得好,可以以一当十;角度雷同,就会浪费题材,影响传播效果。
  古人作诗很注意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如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大好春光之时,诗人为何不去直接描写园内百花齐放的盛景,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一枝出墙的红杏呢?妙就妙在凝笔写一枝,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花朵之多。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抓住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不同景象的特点,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绝唱。这对于我们采写新闻、选取报道角度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麒》一文中所主张的:“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他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关于新闻角度,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一般包括:选题角度;立意角度;表现角度等。新闻角度可以精心选择,但不能脱离客观事实而随心所欲地编造或强扭。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的,体现事物所固有的内涵;其次,要竭力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第三要力求新颖巧妙。”
  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得“中国新闻奖”消息类的最高奖,以小见大、角度新颖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推荐材料介绍,2012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兰考工作专题汇报进行批示。批示说,“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为落实批示精神,作者以2012年兰考最后一批采棉工返乡的日子为新闻由头、新闻根据,为新闻时效的时间节点,进行了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消息把视角放到因焦裕禄精神而闻名全国的河南兰考。以火车站为切入点,穿越50年时空,突出变迁主题,举重若轻地展现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城(镇)互动”这一宏大主题。作者通过采访对象的回忆,把时间拉回50年前焦裕禄初到兰考第一天,其间穿插不同时间的新闻事实,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一件件前后对比的变化,看到文中写的:“按照规划,未来5年,兰考企业将全部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2011年,兰考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76%,由2008年的全省排名第103位上升到第4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亿元,增长30.7%,增幅居全省10个直管县的第一位。”兰考的这些变化,无疑是很鼓舞人心的,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起着示范作用。
  二、妙用引语,价值倍增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