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通过《亚当·比德》分析艾略特道德理想模式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02 14: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马丽娜·阿布都
分享到:

 

  【摘要】作者曾借《亚当·比德》一书中表达过:亚当说:“我要公开说明:我的人性是可爱的”,艾略特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她欣赏的人物应该是具有美好德行的人物,并把这种正能量扩大化。

  【关键词】亚当·比德;责任;善良

  亚当是艾略特眼中道德理想的典型代表,其中是这样描写亚当的:“这样的声音只有一个宽阔的胸膛才发的出来。这个宽阔的胸膛属于一位魁梧健壮的男人。此人高近六尺。背是那么平,头是那么正,每当他挺直身子把手里的活儿拿得远一点加以检视的时候,那神气活象一位稍息着的士兵。袖子卷到肘以上,露出一直粗壮的臂。这样的手臂,要是比武,十之八九可以夺获锦标。然而,下面的手却又长而灵巧,指头宽大,做起精细活儿来也一定胜任愉快。

  从这段对亚当外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艾略特塑造的这位亚当是个具有正义感,有男子气概,有力量的青年形象。艾略特运用了“宽阔的胸膛”“粗壮的臂”“高大强壮的身躯”“锐利的目光”这些词语描绘了一个强有力的男子,富有正义感的,像一个士兵的亚当。亚当是个勤劳的有正义感的工匠。他有坚定的信念。作品中有这么一段可以看出亚当的性格,当亚塔儿问亚当有关善恶的选择的问题时,他对亚塔儿说,只要他认定是错误的事情,他是坚决不会去做的,他说:“做了一件事情。由此产生的罪恶和麻烦往往比你事前预计的多得多,就跟生产了一件质量不高的东西一样,你永远看不完它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再说,咱们到这个世界来,不是要去帮助自己的同伴使他们景况更好,却是去还他们,使他们过的更坏,那才是真糟糕不过的事儿。”这就是艾略特笔下的亚当,当然,我相信艾略特自己也是这样的人,把别人的利益放在最前,时时刻刻想的是我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整天想着,我怎样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这样的品质不是人人都有的,这里也渗透着乔治·艾略特的道德标准。

  对待家庭,亚当也是十分具有责任感,亚当家里有父亲、母亲、弟弟。父亲爱喝酒,亚当对终日饮酒的父亲实属无奈,妈妈对亚当疼爱有加,亚当对年迈的母亲十分孝顺,对弟弟十分爱护,为了不让弟弟当兵,他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为了帮助父亲买木材,又拿出了自己的工资给予援助,对于亚当这个年纪的青年来说,那些积蓄应该为自己准备结婚,他却认为“我的背膀那么宽阔强壮,却把烦恼留给那些体力不及我一半的人去担负,自己溜走。这不跟懦夫一样了吗?那强壮的人应该忍受那体弱人的痛苦,不能只图自己的快乐。这就是亚当为人处事的原则,他对自己的家人关爱有加,对自己的弟弟给予兄长应有的照顾,亚当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生活中亚当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木匠的事业,他勤劳勇敢,善于做自己没做过,学习时后劲十足,坚持不懈,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工匠的技能,他也讲信用,一样的乐于助人,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亚当对爱情也是忠贞不渝的,他爱上赫蒂之后便从未变心,他爱赫蒂的外表,被她美丽的外貌所吸引,爱的轰轰烈烈,尽管后来赫蒂做了违背亚当心意的事情,亚当虽然被赫蒂伤害,但还是原谅了赫蒂,经过了这次收到赫蒂的伤害后,亚当对自己后来的爱人汀娜说“咱们越懂得悲哀,也就越能了解别人的生活现在是怎样,将来又回事怎样,因而对人家就会更体贴,也就越能给予帮助,这就是亚当的胸怀,在他身上永远充满这爱与宽容。我想他们如果读过乔治·艾略特的《亚当·比德》,他们好好理解了亚当,并领悟了亚当的精神时,他们就会选择宽恕,宽恕爱人带来的背叛,引导爱人走向正确的道路。再次回到《亚当·比德》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出,亚当不仅有颗善良淳朴的心,更可贵的是她敢于同不道德的现象做斗争,当他知道亚塔儿引诱赫蒂,并不想和赫蒂结婚时,亚当非常生气,他当面批评了亚塔儿,当然他并没有选择惩罚,而是等待命运对那些行恶的人给予处罚。乔治·艾略特把“人本宗教”的理念灌输在了亚当身上,那就是要宽恕别人的罪行,即便那个人犯了很大的错误,我们也不能成一时之快,把气当场发出去,让别人难堪,自己如果把怨气发了出去,自己虽然怨气已出,但事后回想起来会觉着万分懊恼,会后悔自己没有小心谨慎的处理问题,所以这时我们就会想起乔治·艾略特的“人本宗教”思想,用爱和宽恕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痛苦和怨恨迟早都会消散的,最重要的是你怎样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去宽恕一个人,爱默生曾说过,善良的人必然得到善意的对待,即便是弱者或是带有缺陷的人也不会例外。一个人不应当带着哪怕些微的桀傲,尽管微弱的傲气对你来说无伤大雅,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带着刺指向我们身边的人,哪怕这些人曾经伤害过我们。

  乔治·艾略特生活在一个传统思想盛行而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层出不穷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使她的早期小说创作既呈现出现代性的特点,又保留着传统性的一面。现代性一是体现在她对人的悲剧的深刻理解,二表现在她在刻画小说主人公时对心理分析方法的率先使用;传统性则反映在她小说蕴涵的怀旧主题,以及她在描写次要人物时所承袭的传统手法。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奠定了艾略特早期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艾略特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既折射出人物的孤寂、压抑、怪异、绝望、怯懦、贪婪、邪恶的内心世界,又嘲弄了人物对爱情、亲情和信仰的不贞、不义和不仁,无情地批判了利己主义思想,宣扬了仁爱主义精神,这也是艾略特创作的一大特色。微妙的人物心理分析以及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均展示了她作为一位伟大小说家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乔治·艾略特.亚当·比德[M].张毕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