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高”族字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24 13: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阳
分享到:

 

  摘要:由一个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同族字,字义相通,读音相近或相同,而且在形体上有密切联系。从字族角度对文字进行分析,有利于摸清文字孳乳分化的脉络,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提供一个新思路。本文以“高”族字为例,把该族字分为具有“高,与低相对”义、“年长、位高且尊”义、“厚、长”义、“高温”义的几组字进行讨论,力图摸清“高”族字孳乳分化、词义引申的过程。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高”族字孳乳分化词义引申

  沈括《梦溪笔谈》第十四语:“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浅为义也。”沈括寥寥数语,竟成为后人研究王圣美治“右文”的唯一材料。蕴含王氏“右文”理论的《字解》一书均已亡佚,所以我们无法得知王圣美笔下的“右文”原论。后人按照自己固有的传统的形声字理论,将“浅”、“钱”、“残”一并当做形声字处理,这样,“右文说”就被后世简单理解为:形声字声符表义说。蔡永贵先生对“右文说”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右文说”不是形声字声符表义说。“右文”其实是母文,是孳乳字的核心,由母文孳乳分化产生的一系列意义相通,读音相近或相同,形体相关联的字形成一个字族,同一字族内的字为同族字。蔡永贵教授字族理论的形成为文字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运用字族理论可以解决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文字学难题。本文以蔡永贵教授字族理论为支撑,试对“高”族字孳乳分化、词义引申的过程进行梳理。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囗,与仓舍同义。凡高之属皆从高。”《说文》:“崇,嵬高也。”《说文句读》(以下简称《句读》):“嵬,高而不平也。崇则无不平意耳。”若浑言之,《说文》“高”“崇”互训也。《说文释例》(一下简称《释例》):“‘高’字借形以指事而兼会意。高者,事也。而天之高,山之高,高者多矣。何术以指之?则借台观高之形以指之。从冂者,非音幂之冂,乃坰界之冂。高者必大,像其界也。”按:《说文》说解“高”之本义准确不误,“高”字是借台观高大之形表事物“高,与低相对”之义。通过考察王国维《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中的“高”系字,我们认为以“高”为母文的同族字有“蒿”、“毃”、“翯”、“膏”、“槁”、“稿”“鄗”、“歊”、“豪”、“熇”、“镐”、“滈”、“鰝”、“缟”、“塙”、“镐”,共16字。

  一、具有“高,与低相对”义的“高”族字

  “高”字作为母文,本义为“高,与低相对”。在母文“高”字上,加注类属标志,产生与本义相关的同族字。

  《说文》:“蒿,菣也。从艸,高声。”《尔雅·释草》郭注:“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蜀本图经》描述青蒿云:“高四尺许。”《陆佃诗疏》:“蒿,草之高者。”按:“蒿”“青蒿”一物也,有香气,外形高长,茎为人所食用。“蒿”因其外形高长而从“高”。

  《说文》:“毃,击头也。从殳,高声。”桂馥曰:“击头也,《字林》同。”《淮南书》曰:“以年之少,为闾丈人说事,救敲不给,何道之能明也。”高注:“老人敲其头,自救不暇。”按:文献中“毃”“敲”多通用。许意“毃”为击打头部,头部位于人体的最高处,与低相对。故“毃”从“高”。

  《说文》:“稿,秆也。从禾,高声。”《说文》:“秆,禾茎也。”按:禾茎与蒿形质类似,都是外形高长。所以“稿”字与“蒿”皆从“高”,不多赘述。

  二、具有“年长,位高且尊”义的“高”族字

  “高”由本义“高,与低相对”引申出“居高、位高”之义,进而引申出“年长、位高且尊”之义。

  《说文》:“鄗,常山县。世祖所即位,今为高邑。从邑,高声。”《约注》:“舜徽按:汉之鄗县,后汉改为高邑,在今河北省柏郷县北。”按:世祖位高且尊,则世祖即位之地命名为“鄗”。故“鄗”从“高”。

  三、具有“厚、长”“丰泽”义的“高”族字

  高大的事物,换一个角度观察则厚、长。事物竖立起来看高大,横平起来看则厚、长。厚、长则丰厚,故由“厚、长”进而引申出“丰泽”之义。

  《说文》:“翯,鸟白肥泽皃。从羽,高声。”《段注》:“《诗经·大雅》:‘白鸟翯翯。’《毛传》:‘翯翯肥泽也。’《释文》引《字林》亦云:‘鸟白肥泽曰翯。鸟白肥泽曰翯,毛则言肥泽白在其中。’”按:许说“翯”无误。“翯”字是在“高”引申义“丰泽”为义核,加注类属符号“羽”形成的。

  《说文》:“膏,肥也。从肉,高声。”《约注》:“朱骏声曰:‘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凡物多脂,则肥大。舜徽按:脂膏以凝释为别,此析言之耳。浑言之,则二者义同。引申为凡肥之称。故田地之肥沃者亦称膏腴。”按:“膏,肥也”。肥则多脂,肥大。所以“膏”字与母文“高”引申义“丰泽”义有联系,读音也相同。故“膏”从“高”。

  《说文》:“豪,豕,巤如笔管者。出南郡。从豕,高声。”《约注》:“舜徽按:豪豬未见有甚大者。特以鬣长且刚为异耳。豬豕之长鬣者为豪。”按:豪者,豕之长鬣者。豪猪以鬃毛长为特点。故“豪”字是以母文“高”引申义“厚、长”为义核,加注类属符号“豕”形成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