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辉南方言研究综述(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06 14: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顾静瑶
分享到:

 


  先贤对于辉南方言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基本上是从属于东北方言及通化方言研究的。
  (一)方言分区研究
  伴随历史变迁、移民、地理行政区划变动等因素,有关通化方言分区的研究讨论虽然在大的方向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具体区划还存在差别。目前,还没有针对辉南方言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章,而将通化方言分区作为专题研究的文章也屈指可数,更多文章是通过研究东北方言分区简单介绍通化方言的分区状况。相关文章主要有孙维张、路野、李丽君(1986)《吉林方言分区略说》、贺魏(1986)《东北官话分区》、张志敏(2005)《东北官话分区(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7)《中国语言地图集》等。
  孙维张等(1986)《吉林方言分区略说》和贺巍(1986)《东北官话分区》,都认为辉南县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长锦小片,除辉南县外其他市县划分为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孙维张(1986)《吉林方言分区略说》依据古影母开口一、二等字今声母的不同,将辉南划分到西区的长春片。侯精一(2002)《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中相关方言分区,也基本依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说法,其中涉及到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均以通化方言作为参照。
  赵君秋(2005)《通化方言特点及区划》与以上划分有所不同,将辉南划分为东北官话吉沈片梅溪小片。在其2010年《东北官话分区补正》中,又作了部分修改,根据东北官话与胶辽官话特征上的异同,认为辉南、柳河等县市兼具东北官话和胶辽官话的特征。因此将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的通化、白山等五个方言点划入胶辽官话盖桓片;由于把通化方言划归胶辽官话,故将原通溪小片更名为梅溪小片,将梅河口、辉南等县市划入东北官话梅溪小片。
  (二)语音研究
  1959年吉林大学中文系师生最早对通化方言进行相对系统全面的描写和研究,推出研究成果《通化音系》,该文侧重对方言的语音进行调查、描写和说明阐释,方言调查点较为全面,基本覆盖了通化的整个区域,对通化地区的音、韵、调也都做出相对细致的描写和说明。这以后对于通化方言语音研究的文章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整体描写。这一类又可分为两小类,首先是对通化音系做整体描写和分析,对其声、韵、调特征都做出了相对细致的描写和阐述,并参照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这类文章除吉林大学中文系方言调查小组(1959)《通化音系》,还有吉林省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1959)《吉林人学习普通话手册》、陈章太等(1996)《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语音卷》等。其次是简单概括的整体描写。即对通化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简单阐述,并不做深入分析,也没有大量调查例句资料对通化方言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这类文章有顾小玲(2012)《通化方言语音概貌分析》、赵君秋(2005)《通化方言特点及区划》等。二是传统的单点描述。这类文章是针对通化方言语音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阐述说明。此类文章有王洪杰、陈本庆(2007)《通化方言声调的发展变化》、王洪杰(2004)《日母字在通化话中的语音演变探析》、张玉梅(2009)《吉林方言中介语及语言测试》等。
  (三)词汇研究
  最早的东北方言词典是刘禾(1959)《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该词典主要以吉林方言为主。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关东北方言词汇研究成果显著,并在这一时期出版了一些方言词(辞)典。其中许皓光等人(1988)《简明东北方言词典》以辽宁方言词为主,同时入部部分吉林方言。马思周,姜光辉(1991)《东北方言词典》收集流行于东三省的方言词语,以黑龙江、吉林为主(其中不少通化地区方言词汇),辽宁次之。王博、王长元(1991)《关东方言词典》则侧重于吉林方言的收集。几部方言词典在内容上虽存在需要商榷的地方,但整体还是能够反映出东北方言词的概貌、构词特点、民俗风物、历史层次等诸多信息,为词汇的多角度后续研究提供了详实可参的资料。
  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辉南方言的形成和演变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人口迁移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关于辉南方言词汇方面的研究依然是依附于吉林通化地区的方言研究,然而,相对于语音上的研究成果,辉南方言词汇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很多,并且基本都是近几年才开始注意的。这类文章中,绝大多数是概括性描写吉林方言词汇,对通化方言进行具体描写阐述的并不多,相关文章有赵君秋(2005)《通化方言特点及区划》、李铭娜(2012)《关内人口迁移对东北方言的影响分析--以吉林方言语音、特征词为例》、顾小玲(2012)《浅析通化方言动物词汇与普通话动物词汇的区别》等。
  (四)语法研究
  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直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关汉语语法方面的研究最初是结合英语的语法规则来进行研究的,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语言爱好者的不断论证、探讨,更多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如实验语音法、定量研究法等。尽管如此,汉语语法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辉南方言语法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相关专门论著,但围绕通化地区的汉语方言的研究,还是会多少涉及到辉南方言语法,另外,词汇研究本身离不开语法,尽管相关研究材料不多,但还是会为辉南方言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源。这方面的文章有王立和(1984)《吉林方言词汇中加词嵌"得"的三音节形容词和动词》、栗河(1986)《吉林方言附加式四音形容词的结构类型及主要特点》、王洪杰等(2008)《东北方言之多字俗语说略》、冯常荣(2009)《吉林方言词的结构特点》等。
  四、研究意义与前景
  虽然相关方言的研究和投入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近来,受推普国策的影响,老派、新派的差异,文白异读的不同,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扩展,与东北官话内部不同方言点间的共时比较、合理科学地验证分区、建构胶辽官话与东北官话的同言线等,都有待新突破。对于辉南方言,诚然,多方面、全方位的关注十分必要,但同时也要寻找全新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地推行单点深入研究。
  语音上,今后应该多从纵向历时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同样可以引入先进的语音研究手段,如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对辉南方言语音的变异进行客观真实的描写等。
  词汇上,应该注意方言资料的收集,真实记录方言口语,整理归类。
  语法上,注重日常用语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上要更加灵活和全面,努力还原方言真实一面,注意类型学上的比较,争取建构具有辉南方言特色的辉南方言语法体系。
  通化方言是东北官话方言的典型代表点之一,辉南方言更是通化方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吉林方言中富有特色的方言,它虽和吉林方言、东北官话十分接近,但是依然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因此,对辉南方言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深入的研究,无论是从方言研究意义的角度,还是普及普通话意义的角度来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是颇具研究前景的方言,值得广大语言爱好者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吉林大学中文系方言调查小组.通化音系[J].吉林大学学报,1959,(4).
  [2]杨春宇.辽宁方言语音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迟永长.大连方言音系[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杨春宇.辽宁方言知、庄、章组的语音类型及特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王洪杰,陈本庆.通化方言声调的发展变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6).
  (顾静瑶辽宁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11608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