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伦理价值及其实践模式研究
摘要:雷锋精神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一种美好的理念、情感和品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践行雷锋精神要把民族性、时代性和普世性整合起来,通过发掘雷锋精神的目的伦理与高校学生的理想教育、行为伦理与养成教育、慎独伦理与自律教育、利他伦理与合作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个体内化和外树典型相统一、思想引领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把“雷锋精神”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并通过推广志愿服务与加强评估考核相结合的模式,最终促进高校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高校学生工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雷锋精神;伦理价值;实践模式;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一、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
雷锋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它是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在其言论和行为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雷锋精神”经过半世纪的洗礼,历久弥新。雷锋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文化对真善美的倡导和追求,它是党和国家、人民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公民的思想武器和指导人生修养、工作态度、事业追求的行动指南。弘扬雷锋精神是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道德需要,又是人们精神追求、人格提升的价值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的需要。其基本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定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优秀品质;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①。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校学生工作的成效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现实社会矛盾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趋多元化和复杂化。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宗旨相一致,且历届中央政府均要求在校园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并使之常态化。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发掘雷锋精神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的伦理价值,深刻领悟其实质特征,明确高校学生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把雷锋精神渗透并内化到高校学生工作中去,让雷锋精神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可学可用、能学能用、活学活用的德育资源;可以使雷锋精神的伦理价值在当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真正得到实践。这是当代高校学生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雷锋精神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伦理价值
(一)雷锋精神的目的伦理与高校学生的理想教育
目的一般指的是人所追求的目标或者想达到的境地,它始终贯穿于实践过程,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雷锋感人肺腑的实践过程追求的是对人、对物的仁爱之心,以期达到慈善和博爱的境界,最终实现理想人格。雷锋精神的目的伦理具有一种博施于天下宇宙苍生的广阔视野和胸襟,它所表现出的也正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目的而奋斗的精神。雷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秉着正确坚定的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对今天高校学生的理想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想教育事关高校学生的思想灵魂,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核心。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期各种思潮泛滥、青年大学生易受震荡影响的形势下,更需通过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指导大学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用理想信念之灯为大学生导航,做到理论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政治信念与价值观念教育相结合①。
(二)雷锋精神的行为伦理与高校学生的养成教育
社会学上所指的行为一般指的是人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人类通过持续的学习模仿、接受教育和社会交往的过程,并通过内心自我调节,逐步理解到必须使行为符合一定准则,行事得到社会承认,符合道德规范,具有社会价值。雷锋精神的行为伦理是非明、良莠识、善恶辨、荣辱知、德行修、心志定,道德完全内化,具有终极关怀的特征,这对促进当今高校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养成教育是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生长点,它能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主体人格。雷锋正是在经过丰富的社会生活历练后逐渐融汇升华,使道德成为自身直觉意识和自然习惯后,最终成为一个内外兼修、品行高尚之人。养成教育是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性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强,可促进青年学生身心持续发展。其内容不仅包括雷锋精神倡导的爱国爱党、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礼让谦虚、勤俭节约,而且包括其践行的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公平竞争、锐意创新、自强自尊、包容个性、倡导环保等内容,从而建立起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实用养成教育立体网络。
(三)雷锋精神的慎独伦理与高校学生的自律教育
“慎独”就是谨慎独处,即在离群闲居独处时,尤须谨慎检点自身言行,自觉遵循道德要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不图名利,无声无息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大量好事,体现了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怀。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舍小私而求大公,为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派诚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独立分辨和识别能力强,是一个内心诚实、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的人。雷锋用无数平凡的善举诠释了其慎独伦理精神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在广大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这对加强当今高校学生的自律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