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试论八大山人花鸟画的造型特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2 16: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怡蘅
分享到:

 

  摘要:中国大写意花鸟占据中国画主流位置数百年之久,是中国艺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而这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八大山人之花鸟画。他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后融入自己的绘画语言,较之两位前辈有过之而无不及。八大山人花鸟画之造型特征别具特色,以塑造形象简洁为主要特点,他善于抓住对象的本质与特征,以最简洁的形象和最少的笔墨表达他的情感,甚至人生之真谛。其“计白当黑”的造型方法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研究八大山人花鸟画的造型特征对我们继承传统同时开拓创新有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八大山人;花鸟画;造型特征;简洁;计白当黑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83-01

  一、造型特征之简洁

  (一)简略概括

  在造型上提倡不拘于形似,能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更为上品,正是中国画的高妙之处。中国画对形象的塑造是为了作者更好的抒情达意,所以中国画家敢于舍弃对象外在的形态,敢于为了强化作者感情的表达而进行一些恰到好处的艺术夸张。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造型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对事物形象概括性的把握,并不以对事物外形的如实描绘为目的,而是把精神性作为绘画的终极目标。如八大六十三岁时所作的《眠鸭图轴》,整个画面仅有一只睡着的鸭,没有常见的石竹花草作为陪衬,画面却不但给人以完整贴切的感受,而且使观者视线凝聚在睡鸭上。八大以最简单的形象带领我们进入他那天人合一的极境。眠鸭回脖闭目,缩成一团,状如浮出水面的礁石,沉稳而内敛,一副与世无涉,孤傲自守的精神。寥寥数笔逼真地画出了眠鸭绒绒细羽蓬松的质感与立体感。画面大片空白,使人联想到无际水面,着添空旷孤寂的情调。

  (二)笔墨简洁

  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现代绘画中简约派就是追求尽可能用节省的创作手段,用简约的画面内容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八大的美学追求异曲而同工。二百多年前的艺术精神与此暗合,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能吸收到许多有用的东西,这也是现代人喜欢八大山人作品的重要原因。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否则越少越好,艺术又会走入另一条邪径。康熙四十二年所作的《杨柳浴禽图》,他对柳枝的处理,约有十二笔,就占住了整个画面上部的空间,不但表现出杨柳的老干新枝的质,也表现了枝条迎风的势。在春风料峭之中,八哥在洗刷自己的羽毛将振翅欲飞。这一生活小景,却能表现出无限的生意。

  (三)计白当黑

  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更为突出的造型特点是大面积的留白,“白”并不是“没有”,而是“计白当黑”。这种“白”可以说成“空”。“空”不是没有,不是空泛,不是真的空。“计白当黑”,白与黑同样重要,留白更费画家的心思。因为这种“白”不是无意间遗留下来的,而是一开始便有意识安排的。中国画的空白并不是没有东西,而是比画出来的实物更具有丰富的内容。

  八大写意画中的空白是不可分割的结构,在支撑画面的均衡力度起到很大作用,从而使绘画虚实空间形成特有的意境之美。八大山人在其绘画作品中有意识留下大量的空白,正是体现了画家对“简于象而不简于意”的追求和“景愈藏,景界愈大”的辩证法则的体悟。我们看八大的花鸟画名作《枯木寒鸦图》,画面空灵寂寥。老干、枯枝与寒鸦共同支撑起画面典型的对角线构图。四只落寞的寒鸦在残石败枝上栖息着。左上方和右下方两处余白,给人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虚幻感受,这弥漫着的虚灵空白,比墨画的部分更加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八大山人生命处的孤独与孤傲全都寄寓其中,正所谓直抒胸中逸气。

  二、八大山人花鸟画对当代的意义和影响

  八大山人花鸟画以独特的造型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有人以为八大山人的艺术创作方式是怪诞的,缺乏正常性,“山人玩世不恭,画尤奇肆”。还有人以为八大山人作画必处于异常的感情状态、一种不平常的精神状态之中,这是一种误解,甚至是一种妄评。八大山人之作唯含蓄蕴藉而后能宏博正大,内心之激越固有之,然其学养修炼,宛若高手之制烈骥,于画面所呈现者,盖非表面之豪纵恣肆,往往以温柔敦厚之面目,呈现一派大不可方的境界。其亲和力来自八大山人生命的热情。他生平的怨恼、孤愤早已化为对万物生灵的广大恻隐与同情,这是禅修带给八大山人的争攀胜果,而不是对一枝一叶的描绘寄情。

  我们庆幸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长河中出现了八大山人,这空前绝后的大师,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美术史没有八大山人绝对会黯然失色。八大山人对中国画艺术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历史的推移,他的艺术将恩泽无以数计的后来者。

  参考文献:

  [1]傅京生.中国花鸟画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2:175-196.

  [2]卢东.析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空灵之美”[J].岱宗学刊,2009,13(2):54-55.

  [3]范曾.八大山人论[J].荣宝斋,2006,6:54-6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