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鸡黍之交”源流考辨及思想艺术变迁(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20 13:1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佳音
分享到:

 

  例如在范式自尽并以鬼魂形态赴约,与张劭相见之后,文中插入了这样一首诗:“风吹落月夜三更,千里幽魂叙旧盟。只恨世人多负约,故将一死见平生。”其中“只恨世人多负约,故将一死见平生”一句感情极为充沛,把范式自尽的可敬可叹之处一语道尽。若没有这首诗,那么范式的自尽难免让人觉得有其不近情理之处,而有了此诗的渲染与解释之后,范式的自尽赴约就让人觉得弥足珍贵了。此后,张劭动身前往吊唁范式之时也插入了一首诗:“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可见张劭此时对范式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范式是他的朋友、知己、结义兄弟,而范式的死是为了守他们二人的约定,这无疑更加重了张劭的痛苦。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范式自杀之后,张劭在前往吊唁之前就已有了自尽之意。到小说的最后一个场景,在张劭祭拜范式后自杀时,补入了一段张劭写给范式的祭文,其中有语道“故友那堪死别,谁将金石盟寒?丈夫自是生轻,欲把昆吾锷按。历千古而不磨,期一言之必践。倘灵爽之忧存,料冥途之长伴。”无疑将小说的悲剧氛围推至了顶点。对比元杂剧中范式写给张劭的那篇四平八稳的祭文,此段话的感情如此浓郁,甚至不禁让人想起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言语。小说的收尾之处,《欹枕集》本以两首平淡的五言诗作结,试图突出范张之间的“恩义高情”,而《全像古今小说》则删去了这两首诗,改为极富感染力的“踏莎行”一词,写到“千里途遥,隔年期远,片言相许心无变。宁将信义托游魂,堂中鸡黍空劳动。月暗灯昏,泪痕如线,死生虽隔情何限。灵輀若候故人来,黄泉一笑重相见。”在这首词中虽也提到了信义,但核心却是一“情”字。由于此本在文中明确地写出了选用此词的缘由是“惟有无名氏[踏莎行]一词最好”,故在笔者看来小说全文的题眼也正在于此,它所着力强调的是一种极致的超越功名利禄、超越生死、超越时间的感情,是一种泛化的不拘泥于爱情的厚重而复杂的情意,而此种至情唯有在悲剧中才能实现它的震撼力。

  三、结语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搜神记》与《后汉书》,到元人宫天挺的杂剧,再到明代的《欹枕集》与《全像古今小说》,“鸡黍之交”的故事经历了漫长的成形和变化过程,由简洁的史传故事发展为有一定的精细情节的杂剧剧作,再到有一定艺术感染力的白话短篇小说,由最初单纯的褒扬信士,到讽刺庸官、称赞贤士,再到推崇超越生死的人间至情,范式与张劭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而最终在《全像古今小说》中形成了它最为动人的面貌“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这篇短篇小说虽不是“三言”中最受关注的婚恋类小说,但它所推崇的泛化的不拘泥于男女爱情的别样至情,及其触人心弦的悲剧色彩,在当时时代的潮流之中却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不断挖掘与深思。

  (指导教师:沈治钧)

  (本文为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成果,项目编号:13YCX125。)

  注释:

  [1]由于话本、话本小说与拟话本小说的含义界定如应用到具体篇目则上很难有精密的逻辑体系,故本文中弱化了此概念,文中提及的话本或话本小说皆指由原始说书人说话整理加工而成的白话短篇小说。

  参考文献:

  [1][南朝]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刘世德,陈庆浩,石昌渝主编.古本小说丛刊第三一辑古今小说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陆树仑.冯梦龙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6][明]洪楩编,王一工标校.清平山堂话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8][清]王鸣盛撰,陈文和等校点.十七史商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9]谭正璧,谭寻.古本稀见小说汇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201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