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现实无奈与精神虚幻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01 14:5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叶树生
分享到: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曾经读过著名阎连科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如《黄金洞》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最近,在友人推荐下,阎连科的长篇小说《风雅颂》进入了我的阅读。

  330多个页码28万字,《风雅颂》伴我送走了两个冬日的晚上。窗外更深人静,天寒地冻,而我在台灯下,在《风雅颂》的字里行间漫步疾走。阎连科为我们构造了一个荒谬的世界,行走其中如做了一场噩梦,掩卷之后,里面的人物和情节缠绕着我,久久挥之不去。

  (一)

  这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作品,小说开头的情节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让我的心“悬”了起来。清燕大学副教授杨科花费5年的心血,完成了学术研究专著《风雅颂》的书稿,当他提着书稿回到家时,碰到妻子赵茹萍正在床上与副校长李广智偷情做爱。从此,他掉进了命运的漩涡,莫名其妙地被送进精神病院,逃脱后回到老家耙耧山区,又成了杀人罪犯,最后竟领着一帮“小姐”和专家学者,在“诗经古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小说以杨科(我)的传奇性经历为线索,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故事框架。

  我想,作者构建这样的故事框架,是想通过杨科的种种遭遇,展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学术环境和生存环境,反映都市社会和乡村社会的种种扭曲和荒谬现象,表现道德沦丧的可怕,以及知识分子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精神上的虚幻。

  杨科潜心于《诗经》的研究,卓有成就,曾经是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不仅学术论文常常见诸权威报刊,还被“导师”选为乘龙快婿。本以为通过刻苦钻研,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就能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然而,这种“书呆子的想法,在社会现实面前无情地被打得粉碎。家庭抛弃了他(妻子与副校长偷情),学生抛弃了他(不听他的课),单位抛弃了他(被举手表决进精神病医院),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多余人”。于此相反,妻子赵茹萍不学无术,善于迎合世俗心理,却成了“蹿红的女教授”。

  被城市社会无情抛弃之后,杨科回到了老家的乡村世界,这里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如果说城市荒谬是对学术知识的无情践踏的话,那么,乡村荒谬却是对精神文化的残酷摧毁。起初,乡人对杨科这一“知识的化身”,表现出莫大的崇敬,但是这种崇敬的背后,却是对文化知识、知识分子扭曲的盲目迷信。当迷信的泡影破灭后,就演变成了强盗似的无耻哄抢,使杨科的物质上和精神上“家”,都荡然无存。于是,杨科彻底成了一条丧家之犬,只能在“诗经古城”这个乌托邦式的世界里苟延残喘……

  由此可见,这样的荒谬并非是个体的荒谬,而是社会的荒谬,时代的荒谬,杨科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二)

  小说中,杨科的形象塑造十分丰满。当他被城市社会所不容、被抛弃时,丝毫没有反击的勇气,妻子与人偷情,他反而跪地向妻子和情敌求饶,送他去精神病院也老实听话,只是采取回避与逃离。唯一的反抗就是到城市最繁华的地方撒一泡尿,发泄中的愤怒和不满。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家乡,当他听了有关前未婚妻玲珍的闲言碎语后,就无情的报复她、伤害她,直到她自杀。玲珍死后,杨科一厢情愿将她的女儿小敏视为“精神上的妻子”,在小敏新婚之夜,他将所有的仇恨与不满都发泄到她身上,并杀死了新郎。在杨科的观念中,现实的无奈和屈辱是可以忍受的,哪怕是妻子的背叛;而精神上的东西却不容丝毫侵犯,哪怕是去杀人偿命。他这样做,就是想证明“谁也别以为知识分子好欺负!”

  就人物形象而言,《风雅颂》给我一个十分强烈的印象,那里面有两种人:“城市人”和“乡村人”。

  “城市人”一个个都有血有肉,性格丰满,真实可信,有社会现实感。妻子赵茹萍的张狂和厚颜无耻,李广智的见机行事,张校长的笑里藏刀、冷酷无情……这些人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呼吸着当下世俗的空气。而“乡村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好像不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没有血肉性格,更像是某种符号、某种象征。而主人公杨科,像是处在这两种人之间的“中间人”,游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

  据我所知,阎连科是一位出生在农村,后来进入城市的“乡村”作家(有杨科的生活痕迹,杨科亦阎连科的谐音),对乡村社会和农民生活都十分熟悉。他的小说中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是生活积累的捉襟见肘,还是作家的刻意所为?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乡村人”中,杨科的前未婚妻玲珍是用墨最多的人物。在送杨科上大学的路上,她主动裸露自己的身体给杨科看,在小旅馆中又说“只要答应娶我,今夜我就把我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给你”。杨科放假回村,已经明知杨科不可能娶她了,她还再次决定“把身子给你”,并说“让我这辈子没有白白和一个读过书的人订过一场婚”。这些细节的出现,没有任何性格和感情的铺垫,显得很突兀和不够真实。所以,我们只能这样认为:玲珍是乡村社会对文化知识、知识分子崇拜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玲珍的自杀,也象征着乡村社会对知识崇拜的死亡。

  (三)

  阎连科是一位很有实力的小说家,多年的耕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风雅颂》叙述自然流畅,语言优美华丽,如节日的礼花喷薄绽放,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夹杂着机智的幽默和调侃。但是,采用这样的语言来表现《风雅颂》这一题材以及人物塑造,是否合适值得商榷,荒诞的社会、荒诞的现实,如果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现,可能更具真实可信、力透纸背的效果。另外,情节的推进也不够严密,枝蔓疯长,特别在一些场景描写、心理描写上,大肆铺张,显得精炼不够,给人以“注水”之嫌,在一定影响了作品的审美效果。尽管我觉得它有一些瑕疵,总体来说,《风雅颂》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作家敢于直面现实社会,表现荒诞的无情、可怕、对人性的摧残,间接在呼吁社会少制造一点荒诞。期待着阎连科更多力作的问世。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