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风格对表达文意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是传递文章中心的载体,不同的文体对语言风格有不同的要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四科八体”之说:“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面对同一文体,不同的作家语言风格各异,有时同一作家在面对时代背景的改变或者生活经历的改变也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在表达文意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语言风格对文章表达中心思想以及揭示作者内心情感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文意;影响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在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沟通工具,语言是一门工具,更是一门艺术。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观点、交流情感,语言是人与人在交流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因此选择合适的语言是进行公关的第一环节。千古奇谈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阵前骂死王朗,语言运用的好,不仅可以在生活中化腐朽为神奇,在商业中争取利益的最大值,甚至可以扭转战争局面,真可谓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语言文化无法传承下去。语言是由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并且会随着生活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会对语言有不同的制约,因此会产生不同时代的语言风格。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会反应一定时代的文化,并受文化的影响。
语言的选择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有主观的选择,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语言的选择运用都是由客观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风格进行总结和分类,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个人风格和地域风格等等。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在运用语言时形成的风格千差万别,比如在描写结婚场景的文章中,中国总少不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传统;而在西方,结婚则多是充满着宗教的色彩,丈夫牵着心爱的妻子的手,走进庄严的教堂,在牧师面前彼此宣誓深爱着对方。不同的民族文化,选择了不同的语言,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同样的民族文化不同的人也会选择不同的语言,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比如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的文章多是杂文,重在揭露和批判,语言风格犀利;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多是散文,重在写景抒情,语言风格清丽细密。
风格是在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作家独特创作个性的一种审美属性,是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同时风格是作家独特性的表现,它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比如现代文学史的老舍先生,他的文章取材多是市民生活,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语言京味十足,幽默风趣,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沈从文先生的取材注目于湘西世界,是典型的乡村文化,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他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高雅的美学,语言诗意、含蓄、优美。作家的文学风格形成以后大多不会再变化,语言风格也会保持前后一致。但随着作家生活实践的变化和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有的作家会中途转换自己的创作风格,改变语言特色,作家的文学风格、语言风格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比如,丁玲女士早期的作品取材范围多是知识女性,语言风格大胆中有细密,不拘小节中有严肃谨慎,比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但在延安时期,丁玲女士改变了以往的创作风格,作品取材转向现实革命,从一个追求浪漫的艺术家转变成为国家命运摇旗呐喊的革命者,语言简洁明快,比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离不开语言,作家在行文时会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由于作家的取材范围、生活经历、个人文化功底的差异,写出的文章风格也各有千秋。作家的文学风格表现在文章中,首先体现的是在语言选择的差异上。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题都是制约文章语言风格的因素,选择不同的语言对文章表达中心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为了更清晰的比较语言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影响,特选取同一时期,同一主题,同一体裁的文章做例子进行分析。
比如对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每单元的主题一致,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风筝》《羚羊木雕》《散步》三篇都是记叙文,并且都是以作者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描写亲情,但是每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风筝》使用的语言典雅,比如:“远处有一两处风筝浮动”“精神的虐杀”“肃杀的严冬”,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文化功底,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让读者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自己无情的剖析,对封建传统压抑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批判。《羚羊木雕》使用的语言比较朴实,比如:“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使用日常用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在阅读中非常容易的体会出父母与子女在金钱与友谊两者较量中的分歧。而《散步》使用的语言庄重,比如:“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本来就只是背起了母亲和儿子,作者却感觉是背起了整个世界,这种郑重其事的语言,表明了作者敬老爱幼的责任和使命。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是作家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透过文章的语言风格不仅表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而且可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出作者隐藏在文字内部的情感,是读者在解读文本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査培德.谈文学语言风格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5
[2]毕玲蔷.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看丁玲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
[3]竺家宁.语言风格学之观念与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