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日语中的委婉表达(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0 16: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崔晓
分享到:

 

  (四)被动形式的委婉表达

  在日语文章中,通常会见到这样的句式「~と思われる」「~と考えられる」「と言われる」,这些句式以被动形式呈现,理应被理解为一般性的客观事实,或被大众普遍承认的事实,但却常常被用于表达个人的意见或想法。例如:

  (5)この星空を見れば、明日はいい天気だと思われる。

  被动形式下的委婉表达也反映了日本人尊重客观事实、说话留有余地的心理,避免直截了当地向对方灌输自己的想法,而通过客观事实的表达形式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五)推量形式的委婉表达

  「~であろう」是一种典型的推量表现,与上文中的被动形式一样常被用于论文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表达不生硬,易于接受。例如:

  (6)こんな目を光の無い目と言うのであろう。

  「~らしい」「~ようだ」也是推量形式的重要句式,例如说话人明明知道田中已经回去,却不断然点明,说成「ええ、帰ったらしいですね」。除此之外,还有「でしょうか」「みたいだ」等推量形式,日本人喜欢含蓄的表达方式,通过推量间接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想法。

  (六)否定形式的委婉表达

  在日语学习中我们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问对方喝茶吗,最初的日语学习者可能会说成「お茶を飲みますか」,而实际上正确和礼貌的表达却是「お茶でも飲みませんか」,同为礼貌地询问对方是否喝茶,但两者的表达效果却大大不同。

  除此,日语中也会常见到双重否定,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ないことはない」「なくてはならない」等等,同为肯定表达,日本人却倾向于使用双重否定,使表达更加恳切、动听。

  四、形成原因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特征及表达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国文化、国民性及国民心理的影响。日本人喜欢使用委婉表达,与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日本岛四面环海,在局限的地理环境下,日本人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露骨、直接的语言,而喜欢使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其狭隘的地形及稻作文化,也形成了日本人的集团意识,重视与周围环境和周围人的协调,行动上总是与他人保持一致,严格恪守集团秩序,注重群体和谐,在语言上也是谨小慎微,为了避免冲突总是使用委婉的表达方式。此外,日本民族崇尚和追求“以和为贵”,在人际交往中在意与对方的关系,尽量体恤对方的心情,替对方考虑,由此也就形成了日本暧昧、委婉的语言习惯。

  五、语用功能

  (一)忌避功能

  此语用功能与日语中的禁忌语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规避一些令人不快的忌讳性语言,而采用一些委婉含蓄的语言,例如日语中的数字“4”,虽有「よん」「し」两种读音,但通常却使用「よん」的读音,因为「し」与「死」的谐音相同,忌讳与“死”发生关联,而用其他读音或语言代替。

  (二)礼仪功能

  正如日本谚语中提到的「親しき中にも礼儀あり」,日本人不仅对外人,即便是自己亲近的人也仍然很有礼貌。比如使用否定句式请求或命令对方,以「ちょっと」润色拒绝表达等,这些委婉表达也都体现了礼仪的重要作用。

  (三)掩饰功能

  当对方问及对此事的态度,而想表达不赞同时,一句「何ともいえませんね」就间接地回答了对方的问题,掩盖了不同意的观点,避免了直接表达造成的不愉快。

  (四)策略功能

  其不同的表达形式本身就是其交际的策略或是手段。比如医生想要告知病人家属此病无法医治时,会说「現在の医療技術では、この病気は治せないとされています」,以医疗技术的名义,既客观地表达了患者的病情,又规避了自己的责任。

  六、结语

  委婉表达作为日常会话交际的策略或手段之一,在维护双方面子、避免冲突、促进交流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日语的委婉表达形式多样,其形成原因也与本国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都有着不能割裂的关系。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日语的委婉语进行了浅显的探讨,今后还将对具体的语用分析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人の言語表現[M].講談社現代新書,1989.

  [2]彭飛.「ちょっと」はちょっと:ポン.フェイ博士の日本語の不思議[M].講談社,1994.

  [3]刘小珊.日语委婉语的文化语用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