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学术及其开端
[摘要]我们今天讲的中国现代学术是有别于中国传统学术而言,无疑现代学术的许多特点有别于传统学术。探讨一下中国现代学术是什么,何时发端与发展对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学术很有帮助。传统说法鸦片战争是近代的开端,五四运动是现代的开端,那么我们是不是说现代学术是在五四前后才开始萌芽呢,显然这种分期是有缺陷的,学术的变迁不仅仅受到社会政治变化的影响,更有其自己发展的理路。
[关键词]中国现代学术;概念;开端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1-201-1
中国自晚清那代学者就热衷于梳理学术史,如: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而上世纪90年代末学术界重提学术史研究,但是大都是从名家或者现代学术经典著作的研究为中心,未从正面研究的专著和文章太少。我们讲中国现代学术的兴起,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的问题。“中国现代学术”和“文化”一样是一个极其复杂、难以给出一个明确概念的概念。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同样的给“学术”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鉴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参考已有的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性的研究,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努力给读者一个清晰地认识。
1911年梁启超在《学与术》中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其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术则沈,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物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治疗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在这里,梁启超把“学”和“术”看做两个过程,“学”可以理解为现代的“科学技术”,而“术”则是把科学技术加以应用。刘梦溪在《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中也分析道,梁启超“学与术连用,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建立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还有一则引用也比较多的,和梁启超的解释有着异曲同工的一则话:“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术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在这里,严复用知与行的关系来解释学与术的内在联系。
刘梦溪就说到:“中国现代学术这个概念,主要指学者对学术本身的价值已经有所认定,产生了学术独立的自觉要求,并且在方法上吸收了世界上流行的新观念,中西学术开始交流对话。”后又说:“清中叶的乾嘉学派汉学里已经根藏有现代学术的一些因子,而发端应该是在清末民初这段时期。”现代学术的发端的具体时间,似是不好绝对化。我们不能像对待历史分期那样可以用某一具体事件来区分,例如:鸦片战争被看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刘梦溪认为1898年至1905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算作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端时期。关于中国现代学术发端何时,依笔者浅见,是否可以提前呢?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是这样概括有清三百年学术的:“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道咸以降,涂辙稍变,言经者及经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治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故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王国维认为道咸以降之学开始有别于乾嘉之学,陈平原也说道:“走出或托于先秦西汉之学,以图变革一切的道咸以降之学,追求的正是新范式的建立。”“西学”在晚清的含义非常广泛,差不多等同于“西方文化”,而晚清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1860年以前主要是依靠传教士进行,而在1860年以后中国的官方机构共同进行。可能1860年到19世纪末中学受到西学的影响没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那么的强烈,但是确确实实在中国也开始了广泛的接受西学的过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创于1867年,由徐寿提议设立,不但聘请了中国学者,也有不少的英美学者,翻译馆从1871到1909年共收录图书160种。其实中国知识界受西学的影响在鸦片战争前后就已经开始关注外部世界的形势,试图通过了解外部世界来达到抵御西方侵略的目的。比较重要的有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但是这时候引入的西学是比较零散的和浅薄的,还不算的上深入和系统,直到“道咸以降”后,洋务运动蓬勃开展,才进入比较深入和系统。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端的上限可以定在“道咸以降”,下限可以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
晚清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靠西方传教士或者以翻译者为主体的中国学者,而传播的对象也是有深厚旧学背景的中国士人,这样他们不可能抛弃自己所学而完全西化,而只是在固有知识基础上补齐不足,中国的传统学术开始向现代学术过渡。
参考文献:
[1]刘梦溪.现代学术经典·总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严复.严复集(第四册)[M].王拭,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