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至德之世与理想国(2)
二、柏拉图的理想国
1、阶级划分
柏拉图的理想中,有着严格的阶级划分,按照金、银、铜或铁三质讲全国划分为三个阶级:护卫者、军人和普通人。
“他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
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全然很多固定不变的。
“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如果他们的孩子的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该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2、哲学王的统治
在三个阶级中,只有第一个阶级能做统治者,他们的人数比其他两个阶级的人数少得多。
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或者政治家,应该要懂得何为“善”,何为“国家”。所谓“善”,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导与牵引,在他看来是无所谓时间与空间的,是永恒的,因而他的理想国应该是按照某种固定的囿圈划分,徇徇相因,无需改变,最好是运动无穷小,静止无穷大。而能够理解这个“国家”和“善”理念的人,唯有哲学家或者是受过同等哲学训练的人。而要成为最高统治者,自然而然要在哲学家之中调成最优者,柏拉图称他为“哲学王”。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的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二为一。”
3、正义的城邦
所谓正义,苏格拉底说:“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原则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社会正义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项组织社会的原则:社会由不同类型的人组成?他们在相互需要的推动下结合在一起;由于他们结合成了一个社会。又由于他们专注于他们各自独立的职能,所以他们便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完美元缺的。因为它是整个人类的想象和杰作。”
要维护这种城邦正义,各个阶级据必须严格各司其职,懂得节制。节制是“一种好的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明确分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许越俎代庖。
“我们必须做出这样的推论:如果要使一切东西都生产得更容易、更丰富而且质量也更好,那么一个人就只能做一件天生适合于他的事情而且要适时地去做,并且把其他的事情都统统放弃。”
三、至德之世与理想国之比较
作为东西方两大著名的哲学家,庄子构思他的至德之世,柏拉图描绘着他的理想国,各自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从庄子的至德之世可以窥见其对当时显示的强烈批判:诸侯割据,不曾止歇的兼并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译注》,群魔乱舞,统治者横征暴敛致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社会动荡不堪,一片混乱。民亦失其长性。如此不断,对具有的道德规范,礼乐之仪早已被破败得无以复加,在这样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乱世之中,急需统治者能够偃武修文,乐建一个至德之世,摒除一切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的自私贪婪的行为。让百姓能够远离苦难,远离战争,远离罪恶与痛苦。人们不是本心,与万事万物和谐共处,乐得个无忧无虑,安宁幸福。
而柏拉图的《理想国》背景与其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衰落之际,“疫疠流行,危机四伏”:
“当时雅典局势混乱,私人互相报复,到处械斗”,(《柏拉图书札》第七)
而当时的统治者,政治家们“做事没有原则,没有传统的制度和风纪”尤其是在见证了自己老师兼朋友苏格拉底的离世之后,构建《理想国》的愿望更为迫切:
“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说政治家奇迹般的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柏拉图书札》第七)
他把理想国分为若干个等级阶级,而且各个阶级“各自为政”,不越雷池,他要让这个城邦维持正义,就必须是整个整体完美无缺,各有各自的职能,明确分工。当然各等级之间绝不是陈陈相因,世袭不变的。那些出生铜铁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后代上升到金银质阶层:
“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至于《理想国》的政治制度安排还是有着成功的“蓝本”可以参考的他自己在《理想国》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和褒扬斯巴达的政治体制:
“理想国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斯巴达的贵族共和国是符合理想国标准的政治形式。”
为使正义的城邦和谐有序的运作,柏拉图苦心孤诣,他在《理想国》中无所不包的谈到政治,社会家庭,教育,体艺等等,可谓面面俱到而一旦确立好便无需再做更大的变化,希望就这样静止的各做各事,各回各家,像是在营造一种人为的“静止社会”。而至德之世更像似一个宏观上的蓝图,统治者们不许做任何事,人们也不许做任何事,他的这种静止是一种“自然的静止”,人、万物只是被动的随着自然发展而活动,不需要有什么目标,也不知道有什么目标。
总之,不管是何种静止,至德之世与理想国向世人描绘的理想社会,和谐蓝图源于社会,又出于社会,虽然都有其主观性,但是至德之世的万物谐和,自由平等,理想国的分工明确,社会有序等等,不失具有些为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北京,2005.
[2]杨柳桥《庄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6.
[3]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12.
[4]陈善,柏拉图理想国之考察,《法治与社会》,2009(6).
[5]白璐璐,浅谈庄子的社会理想“至德之世”,《西江月》,2012(1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