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古代尺牍
摘要:尺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特殊的文学性,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尺牍作品存留下来的数量不仅多得惊人,若论其描写社会生活的广度,探及人们心灵的深度,思想、艺术水平达到的高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里,都足以与其他文学样式并立而无愧色。本文主要从尺牍名称的由来,尺牍的语言特点,尺牍的社会功能,尺牍的形式、风格、写法以及尺牍作品给人的感受这些方面来介绍尺牍。
关键词:尺牍书信
在通讯手段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里,书信是人际交往、传递信息最重要、最普及的实用工具。人们常常通过鸿雁传书来与远方的亲友联系,因而书信是一架联系世界两端的人们情感的桥梁。通过书信,人们可以寄托哀思,可以表达思念,也可以互相寒暄。同时,作为应用文体的一种,书信很早就成为我国古代文章的一个重要种类。
“书”、“信”、“书信”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书信的通称,当然书信还有好多别的名称,例如函、简、书函、书简、书牍、尺素以及尺牍等等。
“牍”指的是书写的木片,“尺”指的是长度,《汉书》记载:“汉遗单于书,以尺一牍。”意思是说:汉朝皇帝写给匈奴君主的信,用一尺一寸长的木牍。这就是“尺牍”这个名称的由来。
“尺牍”一语最早出自《史记》,该书《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缇萦救父的故事,仓公是汉代临淄人,姓淳于,名意。他坐法遭刑,其幼女缇萦向文帝上书,愿为官婢,以赎父罪。太史公传赞中说:“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传记正文中说“上书”,传赞中说“通尺牍”,可见“尺牍”即指“书”。后汉时,尺牍开始作为文体名而存在。据《后汉书·齐武王演传附北海静王兴传》记载,刘睦擅长作文,当世以为楷模。在其临终之前,汉明帝还令其作“草书尺牍十首”。这里所指称的尺牍,不是指长一尺的木牍,而是指某种“文”,具有文体意义。但是刘睦写的尺牍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文字,由于所能参考的文献有限,因此不能考究。大约到南朝时,人们开始用尺牍指代书信。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在评论历代书信之后,云:“至如陈遵占辞,百封各意;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可见,刘勰所说的尺牍即是书信之统称。这个概念在后世一直沿用,尤其是明清以来,坊出现大量标明“尺牍”的书信选本,如《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等,都是当时的流行读物。
尺牍没有虚构的故事,没有情节的杜撰。不论是家书或社交往来,每一篇尺牍都有明确的目的,有的是铺陈情事,有的是嘘寒问暖,有的是酬应唱和。总的来说,凡是人际交往中的叙旧、论事、铭谢、庆贺、馈赠、借贷等内容都能在尺牍中有明白的表述,所以尺牍它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因为应用,需要让阅读尺牍的对方能够非常明白清晰的了解内容,由此发展出一种通俗易懂的古代散文,它虽没有先秦古文的深奥晦涩,却有古代文体的古朴典雅,行文叙事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别创一番天地。另外,由于尺牍是私人的信件,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真情告白,有很大的隐私性和随意性,因此书写尺牍时可以不拘一格,任凭作者自由抒写自己的情怀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可以论,可以说,可以议,可以评,可以记,可以叙,可以喜,可以怒,可以哀,可以乐,可以怨,近则可以畅谈家事,远则可以议论时事格局。这样的尺牍是作者表露真实情感的良好载体。优秀的尺牍,足以置身于文学之林,成为文坛上一束姹紫嫣红的鲜花。比起官场文章、八股时文,尺牍读来更能敞开胸怀,直抒心灵,因此留下许多声情并茂的名篇佳作,为后人传诵不绝。从“别时杨柳依依,倏届雨雪霏霏。日月于征,良朋悠邈”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从“鸡声店月,人迹桥霜,客路严寒,千万珍重”我们能感受到对久别知音的思念。诸葛亮的《出师表》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充分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从读这些尺牍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能够更广阔,也能了解更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与文化,更能够感受到这个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从中也能够感受到尺牍相当高的文化价值。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