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禹贡》成书年代之探讨及梳理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31 21:0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庆庆
分享到:

 

  摘要:《禹贡》篇之成书年代问题,一直作为学术公案遗留着,各家从多角度提出不同观点,却难以形成压倒之势,不可切实推翻他方结论。故而存疑不止,争论不休,现对具有代表性的几家结论做一番梳理及探讨。

  关键词:禹贡成书年代作者梳理

  但凡研读过《尚书》之人,对其中的《禹贡》定会有或多或少的疑惑。《禹贡》是最早的一篇全面系统记载我国古代地理的专著,其虽仅有短短的1193言,但行文简约,又因其至简,且年代久远,对其成书年代、九州、五服等解义甚多,争论不止,存疑不绝,奈何?观近代以来,成果甚辉,然其诸多问题仍未有定论,晚辈才疏学浅,未曾实地考察,更不可妄下结论,贻笑大方。吾等认为于证据不足境地下,不妨先存疑罢,待更多有关出土文献整理后做定论当为不晚,牵强附会言之凿凿单方面妄下定论实不可取,现就上述问题对各家之言梳理一番,以求对其有个清晰之把握。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切不可将《禹贡》之成书年代单独拎出来讲,何时成书与何人所作当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作为历史主体,任何作为个体的“人”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抛开人去谈作品或者抛开作品去谈人都是不足取的。对于《禹贡》而言,我们如果确定了其作者,那么其成书年代自然可以追根溯源求出。而近来许多研究者们恰恰正是忽略了这一点,走了不少弯路。故而在谈《禹贡》成书年代之前很有必要说一下其作者问题。

  对于这篇被日本内藤虎次郎在《禹贡制作时代考》中称为“雄篇大作”的作品,分歧意见不仅局限于其成书时间,其作者为谁之争论亦甚盛。《禹贡》的《书序》(汉代出现)记载道:“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其交代了“禹贡”之名的由来(姑且先这样说,至今学术界对“禹贡”之名由何而来尚存争议,在此取影响较广之说),但未明确指出《禹贡》这篇为禹所作,确定的是禹作为一名“施事者”做了别九州、治山川、定贡赋等,通篇下来并未提及作者为谁。汉末郑玄有注云:“禹知所当治水,又知用徒之数,则书于策以告帝”,即其认为九州之文为禹书以告帝。又孔颖达疏云:“禹分别九州之界,随其所至之山刊除其木,深大其川使得注海,水害既除,地复本性,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史录其事以为《禹贡》之篇。”其意即为禹别九州、治水患之后,制定贡赋,由史官加以记录而成《禹贡》篇,后注疏家多相承沿用此论。但宋代有人提出异说,傅寅之于《禹贡说断》中认为只有首尾数句是史官所加之辞,其它全文为史官所不能知而由禹自己具述治水本末上奏于帝舜之文。即《禹贡》全文由禹作于虞时,夏史加头尾编定于夏代,但此说疑点较多,其并未明确提出后代史官不能作之令人信服的论据,且不能条分缕析出夏史追加始尾之动机及其判断依据,只能作为一家之言。然此之说后来仍广为流传,影响亦为深远,导致诸多古人笃信《禹贡》为大禹治水的夏代遗文,对其成书年代和作者的误判导致对文献本身的误读,对《禹贡》价值认识出现偏颇。同时,《禹贡》作为《尚书》中的一篇,而《尚书》又作为“经书”,郑玄、马融、王肃、孔颍达、蔡沈等一些著名经学家均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其中的文字、名物、制度、地理的考订可谓盈篇累牍,虽各有所见,总不免显得叠床架屋过于烦琐。总体而言,其缺点是主要着重于从儒家经典的角度来研究,仅局限于文字训诂、经文注疏和地名考证等,研究视野与方法过于单薄,并没有将《禹贡》看成一部完整的区域地理著作。可喜的是,近代以来,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地理学逐步确立,考古发掘以及新思维的拓展,不断突破原有窠臼,取得了一些共识,其一便是《禹贡》“非夏代遗文”(毕竟就现今考古掌握资料而言,那个时期记事文字还不够成熟,不足以撑得起如此“雄篇大作”),非一人一时所为作当为共识。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