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徽州文书的收藏与整理(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31 21:1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梦霞等
分享到:

 

  早期民间文书整理中,学者们多采取按照文书形式内容分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等方式整理。但是杨国桢在整理《闽南契约文书综录》时已经注意到了编制原文书群索引,反映史料固有脉络[18]。近年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在《清水江文书》整理中使用“保持文献原来的系统”来描述文书整理原则,更为贴切地说明了重视文献被收集时状态的原则[19]。刘伯山在整理徽州文书时曾使用保持归户性来阐述类似的原则[20],但是并非所有史料的系统性都可以用“户”来描述。曹树基整理的石仓契约虽然发现于村落家庭之中,但由于文书承继关系极其复杂,因而就没有以收藏人为单位整理契约,而是根据相关资料考证后按照“村庄—姓氏—字辈”的序列加以整理[21]。整理归户的尝试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但不能代替现状记录,两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刘伯山给每一批发现的文献撰写了“寻获记”,曹树基也在《石仓契约》卷首详述文书发现整理经历,我们认为这些做法应该被作为民间文献整理的通例,其内容包括文书被整理者发现的经过,以及现在文书保存者获得文书的经过。

  在世界范围内,英国中世纪档案整理中率先采取现状记录原则,日本的历史学者在整理村落文书中也采取了这一原则,并且阐述了实施细则[22]。我们结合中国民间文献情况,认为该原则同样适用于我国。中山大学图书馆在清点徽州文书的过程中,也按照现状记录原则,详细地记载了每一批文书的来源,包括征集者、征集时间、地点、批次、方式、过程、保存工具、材质、数量等。在开箱清点文书之前,工作人员会建立文书初始档案库,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文书的初始状态;文书开箱后,也通过绘图拍照的方式,记录箱内文书的状态,箱内各包的原始存放状态,并对每包文书进行编号;对于每包文书的清点整理,同样也要进行拍照,编号,以确保文书在后续的修补、数字化、著录等程序中,能够与文书原件一一对应,以保持文书的连贯性,方便学者研究;对每一件文书的清点,都按照古籍普查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记录文书的尺寸、材质、破损等情况。

  3.2.2 可阶段性递补原则。由于目前的徽州文书整理尚未有像拓片、古籍一类的整理规范,其分类体系、著录细则、元数据设计等需要在整理工作中不断地充实、修改和完善,因此一切工作方案的制订应注意遵循可以分阶段不断扩展信息容量、提高文献加工程度的原则,旨在既保证质量和一定的速度,又为接下来的调整和文献数据库的二次开发提供可能。因此,在整理的初始阶段,要根据文献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尽可能详细地著录全部基础信息源,从而方便后期调整以及数据库深度发掘时从中选取数据。比如文书的人物信息,应将相关责任人都著录在内,如契约文书应将立契约人、契约接收方、中人都视为责任人,科仪书应该设置抄写者、师承两类项目,商业账簿则设立账簿人、商号等。在著录时,对于需要一定考证的项目(如归户信息)留待后续研究时补充,切不可随意。

  3.3 徽州文书的整理流程

  徽州文书的整理是一项比较浩大的工程,历时较长,对历史、文献学、古籍整理等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多方合作,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整理规范。中山大学图书馆所藏徽州文书近17万件,目前居全国首位,徽州文书的整理工作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合作开展,选取了历史学、图书馆学、文献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成立了徽州文书工作小组。文书的整理工作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阶段、初步整理阶段和调整统一阶段。在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有著录细则的拟定、数据库框架的构建、分类草案的拟定、无酸薄膜的购买和制作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等。培训是进行文书整理工作的重要步骤,中山大学图书馆邀请了历史人类学中心的教授以及国内其他徽州文书收藏机构的专家进行授课,旨在提高工作人员对徽州文书的认识。在初步整理阶段,先采用试点整理方式,由专家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对文书的状态进行拍照记录、清点著录、数字化和修复等,然后发现试点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摒弃不适合实际的一些整理著录方法,研究适合应对整理新情况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完善著录方案、元数据设计方案,规范整理流程,形成一套整理体系,再进行推广使用。第三阶段是对徽州文书的著录情况进行核实,进行数字化扫描,上传到数据库,确定分类体系以及著录方案,并尝试开展徽州文书资源的深挖掘。

  在整理的过程中,为避免文书的丢失或损坏,中山大学图书馆采取尽量少使用原件,而是通过数字化扫描后再进行文书的著录、校对等工作的保护方式,即文书的保存工作由典藏部的专人来负责,整理编目部门、修复部门、数字化部门之间不相互进行文书原件流转,需要原件,均以典藏部为中心进行借出归还工作。图书馆每天安排专人入库提取当日所需整理编目、修复或者扫描的文书原件,在上午及下午下班之前,及时将文书归还入库,并做好出入库登记。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以箱为单位开展整理工作,每箱文书中,又以一人负责一包文书的方式进行,每整理完一包文书才可以取出第二包,不能将未做完的一包文书转交给另一个人负责,从而保持著录的完整性。

  4结语

  徽州文书是珍贵的文献资源,是徽学研究的基石。随着大量徽州文书的涌出,其学术研究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将散落民间的徽州文书尽可能地搜集完整,如何将徽州文书尽可能完整地展示给世人,为学者们发掘、整理、研究、开发和利用这笔文化瑰宝,这些都要求整理徽州文书的工作人员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可行的工作规范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检验和修缮。

  注释

  ①数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赵思渊于2012年9月26日在中山大学讲座《地方历史文献“身份识别信息”格式标准:设计与应用——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所藏地方历史文献的分析(讨论稿)》。

  ②安徽省博物院原名为安徽省博物馆。严桂夫,王国健.徽州文书档案[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

  ③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卞利. 徽州文书的由来及其收藏整理情况[J].寻根,2008(6):4—14.

  [参考文献]

  [1] 王钰欣,罗仲辉.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前言[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

  [2] 周邵泉.徽州文书的分类[J].徽州社会科学,1992(2):39,40.

  [3] 倪清华.黄山市博物馆藏徽州文书简介[A].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编:徽州文化研究(第1辑)[C].合肥:黄山书社,2002.

  [4] 刘伯山.徽州文书的遗存及特点[J].历史档案,2004(1):122.

  [5] 徐国利.当代中国的徽州文书研究[J].史学月刊,2005(2):97.

  [6] 翟屯建.徽州文书的由来、发现、收藏与整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0.

  [7] 臼井佐知子.徽州商人の研究[M],汲古書院,2005:19.

  [8] 中島楽章.明代郷村の紛争と秩序[M],汲古書院,2002:36—41.

  [9] 严桂夫.徽州历史档案总目提要[M].合肥:黄山书社,1996:36.

  [10] 俞乃华.徽州文书整理探析[C]//安徽省徽学学会.徽学丛刊(第1辑).合肥:黄山书社,2003.

  [11] 刘伯山.关于徽州文书的计量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16.

  [12] 周邵泉.徽州文书的由来、收藏与整理[J].明代史研究,1992(3).

  [13] 周邵泉.徽州文书与徽学[J].历史研究,2000(1):51—60.

  [14] 严桂夫,王国健.徽州文书档案[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9,33.

  [15] 卞利.徽州文书的由来及其收藏整理情况[J].寻根,2008(6):4—14.

  [16] 黄山学院图书馆网站[EB/OL]. [2012-09-26].http://www.lib.hsu.edu.cn/News_show.asp?Newsid=67.

  [17] 徽学研究中心简介[EB/OL].[2012-09-28].http://www.huixue.org/news/view.asp?id=267.

  [18] 闽南契约文书综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增刊):1—4.

  [19] 张应强.清水江文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C]//张应强,王宗勋.清水江文书(第1辑第1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0] 刘伯山.徽州文书的遗存与整理[C]//刘伯山.徽州文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1] 曹树基·石仓契约(第1辑第1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2] 塚田孝·小田町調査と小田町関係史料によせて[M].市大日本史(第1号).大阪市立大学日本史研究室,199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