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铁门弟子贝琼的题画诗(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5 09:5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娇
分享到:

 

  诗前引言中,贝琼对这幅火龙烹茶图进行了一番考证,引用了钱惟善的观点并对画作全貌存有疑问。诗中,贝琼将画作内容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来,仿佛置画卷于读者眼前。澎湃的松涛声化作“噼噼啪啪”松树枯枝燃烧的声音,铜质的龙形火炉里烈火熊熊,如鳞甲一般的松树皮烧得通红。着黄衣的宦官恭敬地奉上精美的食物,源自湖州长兴县金沙泉的烹茶水散发出甘露的浓香。而茶叶来自产茶名地福建建溪,由农人赶在春雨前采摘。蓬莱宫中,皇上将茶水分赐给口渴的侍臣。空气中弥漫着海棠花的香味,茶杯中残留着丁香嫩叶制作的茶叶。

  贝琼对画面的再现井井有条,视点由火炉依次转至宦官、茶叶、茶具,富有层次感。除了忠实临摹出原画情景,贝琼的诗歌更巧妙地增添了声音元素,比画作更加细腻、逼真。

  2.评价画风。画作的整体布局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细节处如线条、着墨体现出画家的功底及师承、流派。贝琼的题画诗不止描绘画面的故事或风景,还将他的艺术鉴赏力展露无遗。

  《题虞鲁瞻山水》:“御史新来水石工,数峰依约米南宫。”开篇即点明画家身份为御史,赞美画作隐约有米南宫风采。米南宫即北宋画家米芾,曾官礼部员外郎,因称。在其著作《画史》中,米芾盛赞当时备受冷遇的董源山水画:“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2]米芾在其绘画实践中也秉承着这种审美追求,不喜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钟爱江南水乡的烟云雾景、幽壑空蒙,完全摒弃日渐成熟的勾、皴技法的点染法,而别开生面地独创“落茄点”皴法。了解了这个背景,即使没有亲眼见到虞鲁瞻的这幅画,通过贝琼的诗歌也可知其风格。

  (二)画境之外

  题画诗中画境之外的内容是诗人赋予画作的,是诗人欣赏时的相关联想。

  1.运用典故。贝琼题咏画作时巧妙借用典故,增大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丰富了画作的内涵。

  李郭宗夏兄弟五人友爱尤笃,后值兵变,东西散处,宗夏思之,为作《五雁图》,赋诗一首:

  五雁何翩翩,饮啄同清池。失路在中道,饥寒不相知。昔为八龙聚,今作四鸟离。惊飙广漠至,十月百草衰。天高羽翮短,苦受胡鹰欺。上林岂不广?念汝归何时。管蔡兴流言,坐使君臣疑。京城死大叔,寤生手刃之。淮南歌尺布,千岁有余悲。东阿苦不容,七步咏然箕。骨肉成虎狼,所争毫与厘。我观五雁图,为继诗。

  诗中罗列了四组兄弟相争的典故,以反衬郭氏兄弟的情深。

  周武王弟管叔鲜与蔡叔度并称管蔡。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流言于国,谓“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避居东都,后成王迎周公归。事见《书·金》、《史记·管蔡世家》。大叔即共叔段,郑庄公之弟,母亲武姜偏爱之,封地在京。寤生即郑庄公,他姑息养奸,有意纵容,使其骄纵欲夺王位,后乘机打败共叔段。事见《左传·隐公元年》。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当时有民歌叹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三国魏曹植曾封为东阿王,其兄为魏文帝曹丕。《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3]

  《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郑玄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可是俗世中的权力、利益常常蒙蔽人们的双眼,化为虎狼,与至亲骨肉相争,两败俱伤。贝琼观郭宗夏五雁图,感其兄弟离散相思之苦,但他没有正面赞扬,反而运用兄弟反目的典故进行对比,大大充实了原画作。

  2.延伸画面。欣赏画作时,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身临其境,这也正是绘画的魅力之一。贝琼的题画诗中就保留了自己对画作的独特理解与想象,打下了不属于画家而只属于诗人的印记。

  《题朱孟辩层峦图》:“遥思两山下,流泉细通圃。茅屋今何如?人去苔生户。”看到眼前画中的层峦叠嶂,贝琼不禁想起了殳山和史山,那个他曾经讲学、游玩、起居的地方。如今身在异乡,失去了以往的自由自在,山下的茅屋成为他午夜梦回时追求的终点。但物是人非,想来茅屋也因久乏人迹而苍苔横生。思绪到了这一层,悲怆之情不断加深。而这都是诗人观画的独特感受,非贝琼不能得此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