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画的几点探讨
【摘 要】东西方绘画处于不同的审美领域,我们在学习运用外来文化的同时,更要把民族之“根”留住,以正确态度来比较两大绘画体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
【关键词】国画;美学范畴;线条;空间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中国绘画主要以国画形式按人物、山水、花鸟题材作了一定的阐述,当把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进行比较时,不少同学认为国画不如油画好看,也没有西洋画那么准确、逼真。从讨论中我意识到,长期以来,由于受欧洲中心论影响,由于把科学的发达等同于美学的发达的错觉,中国的艺术跟在西方科学的路子后面,疲于奔跑的追赶,在一定程度上舍近求远,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优势。事实上,中国的近百年来科学落后不等同于艺术落后,中国画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早就与西洋画并起并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东西方绘画体系完全处在两种不同审美范畴,因此,以一方的审美范畴去要求和评价另一方,并得出好与不好,错与对的简单结论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首先,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据记载,早在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政治性建筑“明堂”里,就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从l949年出土两件战国帛画线描人物可以看出,我国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
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绘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体裁,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书法的用笔还用到绘画中去,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绘画体系。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我想,用长流不息来比喻中国绘画是最合适不过的。”而日本绘画特别是浮士绘,对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特别是后印象主义画派有莫大的影响,凡·高就直言自己的绘画从东方绘画中受益在匪浅。其次,由于东、西方绘画体系是在两种不同审美范畴领域中发展,两者的内容和形式差异都很大,各有特色和优势。
中国绘画在美学上受道家影响颇深。《周易·系辞》记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天人合一,共生共荣。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这里“以意立象,取象构形”说明造型是为主观意识服务的,而“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开物成务’’的“物”是物质、物体,天一一人一一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交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艺术与传统哲学双向靠近。
因此,中国绘画讲究不是面对实景,而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才是绘画的真实性和境界。这让站在追求真实感的西方绘画观点的人来看,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部分,学生的异议在所难免。作为美术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更要带动学生能独立去认识美,更深层理解接受不同的观念。
比较而言,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西方写实绘画中惯用的焦点透视,仿佛是人在锁孔里看世界,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看得见的画出来,把看不见的挡起来,哪怕是飞天的天使,也只有实实在在地安上翅膀。而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
邹一桂说西洋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自然是一种成见。西画也注重笔触,也讲究意境,然而邹一桂却无意中说出中西画的主要差别而指出西洋透视法的三个主要画法即几何透视法、光影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通过透视法的应用和不断的完善,西洋写实画呈现给观众的图景确令人觉得真实,再加上西画注重光色渲染,笔触往往隐没于形象的写实里。而中国绘画中以“笔法”为主体,了解中国画里的空间表现,先从笔法下手研究。
人类的心理上的空间意识的构成,是靠感官经验的媒介,我们从视觉、触觉、动觉、体觉,都可以获得空间意识。每一种艺术可以表现出一种空间造型,西洋画在古希腊及古典主义画风中表现是偏于雕刻和建筑的空间意识,而印象主义则把空间寄于光影彩色里。
中国的空间意识是基于中国特有艺术书法的空间表现中。中国画中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托,也不是通过立体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象中国人喜欢画的传统题材兰竹,在西方人眼里它们是“无根而生”,它是临空选取那最婀娜的姿态,舍弃一切背景甚至色彩,拿写字的笔法描出的神韵。因此,透视是不用了,画境处在一种“灵的空间”里。
可见,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要求画面“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艺术效果,没有了时空和焦点透视的束缚,处理空间具有极大灵活性。山水画的空间处理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及高远、平远、深远的透视手法,将千里江山尽收眼底。
国画具有这么多的优势,在不断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是我们长远的责任。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