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革命纪念馆工作的实践及理论内涵
【摘 要】革命纪念馆是我们国家对中华民族进行历史教育、爱国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纪念馆可以激励人们对革命传统精神进行继承,同时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进行弘扬,革命纪念馆的历史教育是对国民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革命纪念馆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工作实践出发,对革命纪念馆的作用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工作;作用;感悟
革命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而建设的。革命纪念馆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在数量、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成就,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城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而革命纪念馆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教育。下面我们对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以及革命纪念馆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
1、革命纪念馆的作用
根据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对于革命纪念馆的作用可以将其总结为:
(一)宣传作用
人们对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是为了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参观自然博物馆可以将国家的地形地貌、自然现象、自然形态等进行熟悉和认识。一些风景游览区是通过美丽的风景给人一种美感享受。但是革命纪念馆和其他的博物馆、展览馆、风景区不同,革命纪念馆是为了对革命事件、英雄人物等进行歌颂,同时将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精神和伟大功绩进行颂扬,展现出对中华革命历史中英雄人物的敬爱,将中华民族伟业的创业艰难展现,有一定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这种宣传、教育是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
根据在革命纪念馆中的工作,参观革命纪念馆的人反映到:革命纪念馆虽然没有博物馆中的先进设备和设施,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是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从心灵上对人们进行震撼,这些是博物馆和风景区无法取代的。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让人们了解过去,对人们进行历史教育,通过学习和了解历史,才会是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二)教育作用
在社会文明建设中,革命纪念馆对广大群众的历史教育任务,不容忽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家注重经济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教育没有深入的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的缺乏[1]。青少年更多的是对电影明星熟悉和崇拜,但是对革命先烈、革命英雄人物的认识却是少之又少。一些海外学习的中国人,在学业完成后,不愿回国工作,还有就是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盲目的追求,骄奢淫逸,将中国先烈艰苦创业、吃苦奋斗的精神丢失,尤其是近几年,贪污腐败、道德败坏等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出现,因此,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以及革命历史教育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近些年,在革命纪念馆工作中,接待了很多青少年,带领青少年参观革命战争旧址、对他们讲述革命艰苦奋斗的事迹,他们在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劳动中将自己的思想净化,改头换面,重新正视自己的人生。
(三)传播作用
革命纪念馆的建设不仅是为了进行历史教育,还是为了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朴实无华、坚强勇敢等精神进行传播。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将人的善恶丑美照出,因此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子孙都需要站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面对革命纪念馆破旧的馆址、简陋的设备、艰苦的生活、危险的环境,每个人看到这一切都会有一番思索和感触。让参观者体会革命先烈的生活环境,真实的感受先烈的艰苦奋斗和勤俭朴素。比如说参观这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革命历史,看到周恩来生前使用过的物品,破旧的衣服、补丁摞补丁的袜子、饭票等,通过亲眼看到我们国家人人敬仰的周总理生活过的痕迹,没有人不对他的勤俭、廉洁等品格所震撼和感动[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奋斗了一生,它的品德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2、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
革命纪念管中的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和光荣的历史传统,革命纪念馆中的文物和革命事件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的事迹,这些都是对我们有深渊教育意义的历史。革命纪念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革命纪念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鼓舞、凝聚民心的作用,在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忘本行为,将革命先烈创下的精神文明、勤俭节约等优秀传统丢失,为此国家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革命纪念馆的发展开始重视起来,但是在革命纪念馆发展的过程中,要想顺利、稳定的发展,就要在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从实际工作可以看出,在革命纪念馆中的革命文物、革命事迹、革命遗址、革命历史资料等,对广大人民群众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历史文物、资料也是革命纪念馆生存的根本保障和物质基础。只有将历史文物和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发挥它的价值。
在实际的革命纪念馆工作中我们发现,革命文物的展览陈列,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和服务的基本手段,只有好的陈列和展览,才可以是的参观者流连忘返。革命纪念馆的陈列是一项重大工作,不仅要将陈列的形式进行美化,还要将陈列的手段进行革新,将革命文物陈列的主体进行强化,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将革命历史文物等的陈列进行美化,对广大参观者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3]。革命纪念馆和革命历史遗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革命纪念馆就是在革命旧址、遗址处建设的,在革命遗址上将一些革命历史物品、人物事迹等进行陈列展览。革命遗址在革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将历史真实、直观的展现和陈列出来,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教育,在群众参观革命纪念馆的同时,将革命遗址的影响进行讲解,将革命纪念馆内的教育和历史遗址教育结合在一起。
每一个革命纪念馆都是具有一定特色的纪念馆,但是革命纪念馆都是为了将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教育结合在一起,从历史文物的陈列上看,只是为了对历史故事进行补充,用历史故事对人们进行教育,这些历史故事真实、有证有据,会更加真实的呈现给参观者。
3、革命纪念馆工作实践感悟
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腐败、浪费现象,国家提出要加强对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们从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要想将人们的思想教育加强,就要对人们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让人们从历史中得到教育。
首先因为革命纪念馆不是旅游胜地,所以没有旅游胜地的名气高,而且有的革命纪念馆还建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开放的时间较短,很多人对其不了解,也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不知道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因此要对革命纪念馆进行宣传,通过一些宣传手段,对革命纪念馆中的馆藏进行介绍,对历史人物的精神进行传扬,邀请学生等进行纪念馆参观。
其次要将纪念馆队伍的思想进行加强。革命纪念馆是历史教育和精神传播的场所,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教育人民的责任时刻的放在心上,不能让纪念馆走向偏离主意的发展。还要推陈出新,增加吸引力,招揽更多的参观者,对他们进行思想和历史教育,传播历史革命精神。
最后要将纪念馆中讲解员的水平进行提升,讲解是纪念馆和参观者进行沟通的方式,好的讲解可以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在情感上形成交流,在思想上引起共鸣,还可是参观者对历史进行思考,增加他们的爱国情怀[4]。
【参考文献】
[1]刘纯凯.做好革命纪念馆工作的几点体会——以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为例[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3(06):54-55.
[2]孙国栋.革命纪念馆发展热的冷思考[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2(11):91-9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