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认知视角下网络新语中省力原则的阐释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17 20:0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慧等
分享到:

 

  摘 要:网络新语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语言形式,以简单形象博得网民青睐,究其原因,网民认为网络语言省力,以最小的力气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诸多学者从省力原则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研究。本文从认知角度探讨了网络新语中的省力原则,提出网络新语是经过复杂的认知过程整合后产生,待其约定俗成后网络语言的省力原则凸显;同时网络语言中的省力是相对的,视说话人和听话人情况而定。

  关键词:网络新语 省力原则 认知

  一、引言

  网络是当代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由于网络而产生的语言备受青睐。在网民看来,网络新语的使用可以以最小的力气获取最大的信息。针对这种现象,很多学者从省力原则的角度对诸如网络语言、短信语言等进行阐释。本文立足于认知角度,对前人根据省力原则所进行的分析做出进一步诠释,挖掘隐藏其中的冰山。

  二、省力原则对网络新语的解释

  省力原则是Zipf于1949年提出的指导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后美国学者Martinet肯定Zipf的研究,但措辞上更倾向于使用“经济原则”(姜望琪,2005:89)。所谓“经济”、“省力”,只是相对于取得的效果而言,付出比较少而已。“省力原则”要强调的只是:人们在争取某种效果的时候,往往会采取相对经济、相对省力的途径(姜望琪,2005:91)。此原则一提出就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赞同,并有很多学者跟随Zipf的足迹不断扩展省力原则的研究范围和领域,进一步证明其普遍性和适用性。

  发挥省力原则的作用,运用此原则不断解释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现象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在国内,作者通过 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省力原则”和“网络”后,发现运用省力原则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较早的是刘念老师发表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之后诸多学者着眼于包含对每年更新的网络语言从语音、词汇、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省力原则很有力地解释了网络语言中的拟声词、缩略语、句子不完整等现象,成果颇丰。本篇文章将从认知的角度结合省力原则深入探究网络新语的秘密。

  三、认知视角下网络新语中省力原则的阐释

  Fauconnier是概念整合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们交际的过程是人的思维动态整合的过程(Fauconnier,1997)。网络新语的产生从认知角度讲,是概念整合的结果。

  网络语言可分为数字型、字母型、符号型等。“88”这两个数字是网民在结束交流会话时最常用的语言之一,是“拜拜”的数字化。在“88”和“拜拜”各自的心理空间中均是关于“88”和“拜拜”语言的特征,包含语音、拼写、意义等。两个心理空间在发音方面找到了相似点,投射至类属空间。“88”心理空间中的书写和“拜拜”心理空间的意义选择性地投射至整合空间,两个空间经过整合后呈现出“88”可以代表“拜拜”的意思。“88”获取“拜拜”意义的过程是人们认知力作用的结果,当人们认同这样的对等后,会认为,在电脑中输入“88”较“拜拜”付出较少的努力,继而流行起来。CU同样是网络语言中结束对话时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它是“see you”根据同音的原则简化后的缩略语。在英语中“C”与“See”是同音词,“U”与“You”是同音词。“CU”和“see you”属于各个的心理空间,在“CU”心理空间中是关于“CU”所有的信息,包含语音、书写、意思等,“see you”心理空间中则是关于“see you”的语音、语义、书写等信息,两个心理空间通过选择性投射将两者的发音抽象至类属空间,“CU”的书写形式与“see you”的语义投射至整合空间,经过整合后“CU”便被赋予了“see you”的意义。“CU”可以代替“see you”传递“再会”意思的过程是人们认知努力后的成果,此过程是深度凝练后的升华,远非网民们认为的替换而已。在网民了解前者可以代替后者的缘由后,发现约定俗成地使用“CU”突显了省力原则的作用。

  上述内容解释了经过复杂认知力作用后的省力原则,其省力效果显现的前提假设是交际双方均知晓“88”和“CU”所传递的意思,避开消耗复杂的认知力。然而如果说话方熟知此情况,而听话方对此毫不知晓,非但没有起到省力的作用,反而延长了认知的过程,增加了认知力的负荷,就造成双方交际的困难,因为说话方要解释整个认知过程。整个认知过程的解释较用“see you”直接传递意思更复杂、更费力。因而,网络语言中的省力是相对的,这与Zipf关于省力原则从会话双方出发的考虑一致。

  四、结语

  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新语中的省力原则,发现网络新语是经过复杂认知力的作用,通过概念整合后产生,而产生后网民会遵守省力原则,使用网络新语最简单的形式传递最大的信息量。此外,网络新语的使用对于说话者而言,省力原则的作用明显,而对于听话人而言,要视情况而确定其是否省力,所以网络新语中的省力原则是相对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