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透视《一朵小云》中的“顿悟”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17 20: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慧
分享到:

 

  摘 要:现代主义大师乔伊斯的代表作《都柏林人》是由 15 个有共同主题的短篇小说组成,描写都柏林中下层市民形色各异的生活。“顿悟”在这些小说中频频出现,对正确把握小说主题思想也十分重要。它是指某个特殊的时刻,经过小说家的艺术加工,那些平时最不起眼的人、事、物突然在那个时刻迸发出灵光,也就是把读者引入精神感悟的状态。本文以该小说集中的短篇小说《一朵小云》为例,阐述乔伊斯作品中“顿悟”的特点,并结合小说集中精神“瘫痪”的主题以及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它在该小说中表达的内涵。

  关键词:顿悟 “瘫痪” 《都柏林人》

  一、引言

  《一朵小云》中钱德勒是一个胆小怯弱但忠于自己工作职责、忠于婚姻的人。他生活在了无生机的都柏林,平淡的生活如同监禁一般。他对自己没能力摆脱桎梏离开都柏林而生气。和老朋友喝酒归来,他比较着自己和朋友的差距,回想过去种种,有些愤愤不平。最终他将这种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的哭声中,他终于有所顿悟,留出“悔恨的泪水”。关于这个泪水所表达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将从各个角度分析小说结尾人物的“顿悟”。

  二、精神“瘫痪”——乔伊斯小说的主题

  总的来说,“瘫痪”描写的是一种无助和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状态。它与顿悟是有关联的:一个人由于突然的事件,往往想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来改变现状,但由于种种原因,通常最后意识到彻底的改变是不可能的。

  由15个短篇小说组成的《都柏林人》完成于1907年,按照人生的四个阶段——童年期、青春期、壮年期和社会生活来描写各色都柏林人的生活。笼统地讲,这本小说集的主题是反映整个爱尔兰政治、道德的瘫痪以及弥漫于社会中麻木、了无生气的精神状态。基于此,乔伊斯笔下都柏林平民在压抑、混沌下的顿悟就显得更重要了。

  三、“顿悟”的含义

  顿悟指的是对事实的一种揭露和展示。在叙述文中,顿悟是故事“要点”或事实的揭露,但它通过平常事件而有着特定的精神内涵。这意味着人物突然领悟到如何面对当前的状况以及如何改变它。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小说《英雄史蒂芬》中对顿悟下了以下定义:他认为精神顿悟是一种突然的精神显现,它往往通过某种粗俗的语言、或动作、或头脑本身异常的意识活动得以实现。他认为作家要非常仔细地记录这些精神的顿悟,因为它们是最微妙、最短暂的时刻。[1]

  有关顿悟的写作手法有点戏剧的味道:乔伊斯并没采用作家叙述者。相反,读者必须把文章的各个要素结合在一起,而作者的评论就不需要了。这样,叙述文不仅描述现在还回顾过去。因此,顿悟是言语的多层次结构和真实经历的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些言语在使用时能引起某些联想,甚至可以引起反响,对人物所在的现实境况产生抵触。

  使用顿悟的原因是和故事的形式紧密相连的。为了简洁,短篇小说通常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将动作完全展开。因此,乔伊斯就用顿悟来代替。这些顿悟产生了与过去和现在相连的回忆和想法。但是,人物自身并未发现这一联系,而是由读者来将各个部分连接成一整体。 所以,可以通过人物所在的日常境况透视他们的全部生活。他们的回忆和希望可以当作对未来的展望。现在是由过去决定的也是由未来决定的。

  尽管《都柏林人》中并非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过去和未来,但是它们没有一个是仅局限于现在的。通过不同的方式,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清晰。每篇小说都对整个故事集有着它自身的重要性。此外,小说中每个人物的生活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