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解析劳伦斯小说中的象征的意义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18 17:1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冉龙莉
分享到:

 

  摘要:劳伦斯运用象征手法深入细致的表达作者及笔下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观点,成功的烘托出作品主题,从而揭示工业文明破坏自然和谐,扭曲人性的社会问题,呼唤自然的回归和两性的和谐。

  关键词:劳伦斯;象征;主题;意义;

  【分类号】:J523

  引言

  D·H劳伦斯(1883-1930)作为一名英国现代主义的文学巨匠,“劳伦斯跟亨利詹姆斯,康拉德,EM.福斯特等人一起丰富和发展了小说中象征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他的小说并没有运用意识流那样的技巧,却能呈现出人物丰富、复杂、难以名状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人物无意识的精神活动,使读者能直接观察到人物最隐蔽的思想,依靠的就是象征这一手法。”⑴

  一:劳伦斯作品中的象征的主要内容

  (一)时代主题的象征

  劳伦斯在长篇小说《虹》中,作品先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派大自然和谐安宁的生活,笔锋一转,一匹母马因受到火车惊吓的场面插入,火车惊吓母马,前者对后者的侵犯,都象征着无生命的工业机器和有生命的自然生灵的对立,暗示自然生灵孤立无援的境地以及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威胁和侵犯。《儿子与情人》中,也有这样的描写“高炉喷出的火龙,热气升腾,直冲云霄;充满生命力的大地被掘开洞穴,麦田里,草地上垒其奇形怪状的小土堆,到处堆满黑石块。”⑹无一不体现着当时的时代主题。

  (二)两性关系的象征

  《唇齿相依论男女》中,“男人和女人,各自都是一个流动的生命,无论没有哪一方,我们都无法流淌,就如同没有岸的河不是河流一样,我生命之河的一条岸是女人,另一条岸是世界。没有这两条岸,我的生命就会是一片沼泽,是我和女人及男人的关系使我成为一条生命之河。”“对性有一种新的理解与表现的开拓者”⑷——关注两性关系,以性为中心题材进行创作,这也是劳伦斯在文坛独树一帜,备受争议的源头,在劳伦斯看来,两性的本能所迸发出的反抗,正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扼杀人性的一种反抗。在《虹》、《恋爱中的妇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三部小说都表现出劳伦斯在性描写方面的放纵。这些大胆的描写是令人注目也是遭人非议的内容。但在描写人物两性关系的背后隐藏着作者为表现精神和心理探索而精心设计的布局, 在那人物表象背后隐藏着的象征意蕴是那样深长丰饶、含蓄隽永。应该说, 这类描写具有更深遂的美学内涵。在这三部小说中, 劳伦斯三次描写主要人物异乎异常地赤身裸体,是脱俗的、越轨的、疯狂的, 与其说是一种人物刻画,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暗示、一种潜意识的象征。

  (三)人物的潜意识的象征

  在文学理论上,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们正常情况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是受受潜意识制约的,这就是所谓的冰山一角,但是同潜意识关系更为紧密的是那种无意识的表现、下意识的举止等反常的行为。在这一观点的启发之下, 劳伦斯常常在作品当中以人物的反常行为来构成象征意象, 从而达到揭示主人公内在深层潜意识心理的目的,在《虹》《恋爱中的妇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三部小说中,劳伦斯三次描写主要人物异乎寻常地赤身裸体的行为,与其说是一种性格刻画,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暗示,潜意识象征。在现代文明的囚牢中的囚徒们,受到多方面的束缚,他们是那么渴望打碎桎梏,粉碎束缚,将身和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回到人类刚刚诞生之时的初始状态,自由而美好。主人公是有这种渴望的,但是他们自己都未必能够发觉出来,而是通过一系列反常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而作者通过他的笔端很好的将其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心灵的触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