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人生》观路遥文学风格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30 15:3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旌翔
分享到:

 

  摘 要:语言是作家文学风格的重要载体,而文学作品又是语言的载体。通过路遥的代表作品《人生》,可以体察路遥文学风格的三个特点:语言地方化、语言朴实化、语言哲理化。

  关键词:地方化;朴实化;哲理化

  一、语言地方化:陕北方言的运用

  路遥小说《人生》的语言魅力,最大的特色是陕北方言的巧妙运用。他曾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路遥在陕北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七年,和这里普通劳动者一样,他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视作其生存的根本,在这里他不仅形成了他特有的语言习惯,而且积累了大量的陕北词汇。恰恰也正是这特有的语言习惯和陕北词汇的积累,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例如,在《人生》中人物对白中大量引入陕北方言——在刘巧珍和高加林确定恋爱关系后,高加林要刘巧珍刷牙,而正当刘巧珍早上刷牙时,却引来了人们的纷纷议论。“一天门外也没逛,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倒学起文明来了!”“卫生卫生,老母猪不讲卫生,一肚子下十几个价胖猪娃娃哩!”“哈呀,你们没见,一早上蹴在畔上,满嘴子血糊子直淌!看这洋不洋?” 路遥在这一段中引用了陕北农家方言,如:“十几个价”、“蹴在”、“血糊子”这些颇具特色的土语,深刻的揭露出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流下,我国偏远农村人民愚昧古旧的思想现状,转而突显出对新思想新风气的拥护与推崇。

  二、语言朴实化:天然去雕饰

  . 路遥自称“农民的儿子”,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题材来自于陕北农村,语言朴实平淡,清新自然,无论是小说结构还是人物心理的描摹,都始终流淌着舒缓轻盈的节奏,娓娓道来如叙家常,不带丁点做作。他认为,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才是作家应该追求的东西,太过于追求用词造句,只会伤害作品的思想内涵。他指出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的心灵,最主要的是作家对生活、艺术,还有对读者的真诚的态度,否则,任何花言巧语都是枉费心机。他的这种认识时刻提醒着他在艺术创作中,时时刻刻要脚踏实地,联系生活,联系人民群众。

  在《人生》中,他所要体现的思想内涵,与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朴实清新、流畅自然的风格。例如,在《人生》的开头有这样的话,“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剩下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没有一丝风尘;合理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的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窜着,天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扑过来。”在这一大段的景物描写中,没有丝毫华丽的词语,全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语句,通俗易懂、朴实无华。而正是这样的文字,读者读起来才会倍感亲切。而路遥也通过这些朴实无华的语句刻画出了大雨来临前的天地之状,同时也暗示了后文高加林被解职的事,路遥用这浅显易懂的语言揭开了《人生》的大幕。

  三、语言哲理化: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真知灼见

  好的作品,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处处闪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路遥的作品中,这种对于生活的洞见和思考很是常见。在《人生》中,他并不是简单的向读者展现陕北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情风貌和社会历史,而是通过这些平凡的故事告诉读者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路遥喜欢在故事的结尾进行总结陈词,点明文章。《人生》的结尾,德顺爷爷为了开导高加林,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就是这山,这水,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只要我们爱劳动,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的。再说,共产党的政策也对头了,现在生活一天天往好变。咱农村往后的前程大着哩,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到了不往起爬,那就变成个死狗了。”路遥借助德顺爷爷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普通最简单的人生哲理: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只有我们抓住机遇,勤奋努力工作,生活才会充满希望。这些富于哲理的语言运用,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成就。

  透过路遥的《人生》,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陕北农村的概貌,了解了陕北农村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那淳朴的农村女子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但这都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表层感受与评价。在这本书中,我们对路遥的文学风格更是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让我们沉醉其中、朴实平淡的语言轻松地把我们带进他的世界、饱含哲理的语言使我们对人生和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路遥先生的文章大多描写的都是农村朴实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感人的流泪。”读完《人生》,我同样理解了这种感受。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