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16 16:2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韩宇瑄
分享到:

 

  内容提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其中本土经验是热门的话题,中国正处于文艺复兴的新时期,因此对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进行探析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将从本土经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状况、本土经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成就与不足之处,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土建设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土经验现当代文学世界性

  一、本土经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状况

  对于本土经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所起的作用,我们无法用简单的促进还是阻滞来回答,必须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实状况、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本土经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处于衰落的时期,因自我调整的需要促使本土经验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西方入侵,中国被迫加入世界体系,本土经验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枷锁。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文学进行结构性变革的锲机,其力量来源是西方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这种变革虽然受到保守派的反对,但是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确实是将本土经验摒弃,开始了现代化道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开始在五四文化运动创造的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资源与本土经验进行融合,中国文学日益成熟。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是中国文学的灾难,直到80年代朦胧诗的出现,西方文学和理论更好地深入到中国文学中,使中国文学进入相对健康的发展轨道。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趋势,而本土经验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应该掌握适度原则,不能因为过度强调本土经验而阻滞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趋势。

  二、本土经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成就与不足之处

  1.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本土经验的发展与继承

  本土经验是民族文化发展重要的艺术资源,是民族文学的基础,是民族文学向世界迈进的依托。但是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融合不能够一成不变,而是应该用世界化的眼光来对本土经验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本土经验的世界化转型,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对本土经验的发展和继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沈从文结合古希腊牧歌艺术、圣经雅歌艺术与中国传统诗歌、湘西民间诗歌进行的中国现代小说创作;赵树理借鉴本土小说资源结合人道主义思想,走上了本土文学现代化转型的道路;新时期以来,部分湘籍作家创作的小说因为具备了世界眼光,并且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启发下,把巫楚文化吸收到文学中,创造出不少优秀的作品。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对本土经验的缺失部分

  缺少世界的角度,只是单纯地将本土经验引入和运用,没有将本土经验进行现代化转型是造成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滞后的关键原因。比如在20世纪40年代,部分解放区的所谓新民歌体、新传奇体、新章回体等的创作只是对本土经验的简单重复,其艺术成就并没有很高。还有部分文学创作者认为本土经验已经不值得被借鉴,已经无法适应文学的现代化趋势,而摒弃本土经验一味地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学特点,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诞生的文学创作无法贴近群众生活,引不起读者共鸣。综上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对本土经验的缺失部分在于对本土经验缺乏正确认识以及缺少世界性的角度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土建设

  1.将本土经验与世界文学相结合

  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学要具有世界性必须要将本土经验与世界文学进行融合,把本土经验以全新的姿态加入到世界文化中去。不同地区的精神文化是世界的公共财富,文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就需要被抛弃,要以包容学习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用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取缔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在这种状态下,任何本土经验的发展都要投入到世界文化之中。必须坚持将本土经验与世界资源进行结合和创新,突破西方与本土的二元对立模式,通过继承本土经验得到文学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借鉴世界资源得到创新的外力,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型本土建设。

  2.借用本土经验重构世界性的现当代文学

  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的基础是本土经验,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文学的趋势是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因此,我们在对世界资源进行借鉴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借用本土经验来重构世界现当代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我们文学的价值,实现与其他文学的平等对话。缺乏鲜明特色的文化是难以在世界文化中立足的。因此,完全地舍弃本土文化而照搬、效法、模仿其他民族的文化将导致本土文化的消失和同化,这样一来世界上将不会存在真正的中国文学。

  结语

  历史已经为我们证明,固守本土经验与彻底地摒弃本土经验都阻滞中国文学,前者将使中国文学难以在世界化的舞台上立足,后者将使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失去价值和特色。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以本土经验为基础,广泛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才能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性。

  【参考文献】

  [1]欧阳闻捷,西木水.“首届世界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J].国外文学.2005(0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