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封建思想的抗议
【摘要】 16世纪时期的英国虽然迎来了人文主义的曙光,但传统的封建思想仍是大多数人心中的道德准则。据此,本文旨在探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重新审视封建思想禁锢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对旧社会教条的突破这一侧面,挖掘女性人物的深层次内涵。
【关键词】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女性形象;自我意识;封建思想
一、引言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人文主义与传统的宗教信仰并行。因此,一方面他接收了新的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基督教对他的影响已经根植于心中。正是这两股思想的碰撞也给他的作品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在此期间创作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这些作品已被无数的人解读过,尽管感悟有所不同,但却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文中蕴含的新旧思想的冲突。格特鲁德对婚姻的背叛,苔丝狄蒙娜对父亲的忤逆,麦克白夫人参政的野心,这些看起来似乎与当时传统思想不相符的“乱行”实则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从“自我”理论谈女性意识
“自我意识概念的完整定义应是:人(或有意识在者)对其各种自我的存在状态和品格特征以及与环境之关系的自觉领悟与对待。”简而言之,就是人对自我存在的意识。即人能感知自我的存在并不是他人的附属品,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文之风盛行。然而对女性身份的界定永远是男性的附属物或牺牲品,因此女性意识的觉醒对女性地位的提高及对传统封建思想的冲击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勇敢追求爱情反对父亲包办婚姻;麦克白夫人以政治家的果断和胆量为其丈夫谋划了一条加冕之路;哈姆雷特母亲二嫁他人,对在当时的婚姻观上烙下了重重的一记。虽然这些都以悲剧告终,但不难看出,女性自我意识已在慢慢的觉醒。
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女性人物分析
(一)苔丝狄蒙娜的叛逆:对父权的挑战和对爱情的渴望
16,17世纪的英国,父权思想非常兴盛。父权的至高无上使父亲成为子女的主宰。“婚姻表现出父亲对子女命运的巨大权威。”在家庭中,以父亲为主的家长会在考虑对方家庭条件和社会地位后作出选择。
苔丝狄蒙娜出身高贵,然而她却在爱情的驱使下选择了出身非洲摩尔部落的奥赛罗,这遭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然而执着的苔丝狄蒙娜却坚定的遵循“自我”,不顾世俗的压力和父亲的反对为爱抛下一切。
苔丝狄蒙娜是莎士比亚理想的化身。在父权至上的社会中,这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她之所以跨出这一步是基于多重原因:一.自我意识的苏醒。她看清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勇于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二.女性意识的觉醒,对父权的置疑。苔丝狄蒙娜认为父亲不能够剥夺自己自由选择恋人的权力。三.出于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多年来对情感的压抑在她遇见奥赛罗的那一刻彻底的释放了出来。这就是苔丝狄蒙娜叛逆的真相:自我意识的苏醒和对爱情的追求。
(二)麦克白夫人的野心:女性登上政治舞台
在以父权,夫权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地位较为低下。在公众认知中,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拥有女性无法享有的权力。罗莎尔多认为:男性控制了公共领域,而女性被局限在家庭的范围内。公共领域是决定社会政治问题的场所,在此范围内活动的男性因此获得了社会的威望和权力。而家庭只是处理一些日常琐事,女性的家务劳动因而被看成是无足轻重。因此,女性无法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力,无法在大小事务中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麦克白夫人在大多数读者眼中看来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而不择手段的恶女人,她为了一己私欲怂恿自己的丈夫弑君篡位,绝对称得上是心狠手辣。然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她也是女性意识苏醒的先例。她不满于女性的从属地位,以政治家的气魄登上了政治舞台,“时间地点都不凑巧的时候,你求之而不可得;如今机缘凑巧,反倒使你萎缩不前了。鼓起你的勇气坚持不懈,我们就不会失败。”因此,麦克白夫人的野心实则是对当时两性之间权力和威望不平等的挑战。
(三)格特鲁德的改嫁:对封建思想的挑战
格特鲁德在丈夫死后改嫁给其丈夫的弟弟,这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为人伦道德所不容的。因此,当其改嫁时,她的儿子哈姆雷特也谴责道:老天啊,连一只不知羞耻的禽兽都会哀悼得更久。在夫权主义社会中,为亡夫守贞不改嫁也是对女性的基本要求。因为贞操就意味着要从一而终。然而,“丧偶的鳏夫差不多都会很快再娶而且喜欢娶年轻女子,因为她们能多育后代。”这就表明了男女在这一点上的不平等。
格特鲁德快速改嫁的行为虽然不值得赞扬,但也无可厚非:一.她找到了“自我”。“女性意识是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力求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即立足于女性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女性主义已经在她内心复苏。二.当时封建的贞操观念是一种扭曲的,压制情感的价值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格特鲁德的改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封建思想的挑战。
四、结论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女性形象的分析,反映了当时部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对人物的理解有千百种,但我们要明确一点:莎士比亚描写的这些女性实则是用以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的一种手段。从苔丝狄蒙娜的叛逆,麦克白夫人的野心到格特鲁德的改嫁均呈现了女性意识的复苏与觉醒。我们要更加全面的挖掘其中的内涵,力求得到完满的解读。
参考文献:
[1]维之.人类自我意识的意义及其三次觉醒
[2]安.比尔基埃:《家庭史》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15页
[3]Rosaldo,M.Z& Lamphere,L.,1974
[4][英]莎士比亚.麦克佩斯[A].莎士比亚全集:第4册[C].朱生豪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5][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A].莎士比亚全集:第4册[C].朱生豪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6]D.赫尔利希.C.克拉庇斯奇朱伯:《托斯卡纳人和他们的家庭》,第250页
[7]林广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