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以安徽地区为例简析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2 20:4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婷
分享到:

 

  【摘要】安徽地区民俗文化多样,从北到南都有着不同的民情风俗,这些民俗得以保护和传承无疑与民俗本身具有的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有关。

  【关键词】安徽;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对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客观效用,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下面以安徽地区为例简要地分析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了解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民俗”和“文化”。钟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定义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在中国,“民俗”一词出现的很早,如《管子·正世》、《礼记·缁衣》中都曾有过记载。可见,古时人们对民俗产生的作用就十分重视。而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他认为文化可以调节一切社会科学。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把文化与人创造的客观世界和本有的主观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安徽南北地域差异较大,文化、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也对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到一起。”[2]民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有约束的作用,也是社会在良性运转中的一种非正式的保障手段。

  在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规范整合功能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当属安徽皖南地区的宗族、乡约、家法等制度。在徽州,宗族组织高度发达,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徽州宗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徽州的基层社会,各大宗族都有其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规家法,对其宗族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徽州宗族沿袭着“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 [3]的习俗惯制,通过族规家法维护封建等级名分制度,调整着宗族内部的财产关系,维护国法、惩戒梗顽,使社会秩序和基层社会保持着稳定。社屋、宗祠和其它寺观庵堂为外在表现的地缘、宗教关系,对徽州社区的稳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以及补充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剂生活。各种节日、游戏、民间工艺、宗教仪式,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安徽,无论皖南、皖北,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比如,滁州地区就有多种民间娱乐活动,民间舞蹈“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等都极受老百姓的喜爱,丝竹管弦乐在这里也非常盛行。九华山地区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则喜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徽州地区还有“赛琼碗”、目连戏、傩戏、采茶戏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游艺竞技活动。同时,安徽还有各种宗教活动,诸如“上九庙会”、“禹王庙会”、“琅琊山庙会”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调适作用。

  三、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教化,是在人们一辈又一辈的传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有着重大的作用。

  人们按部就班的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仪礼,就是人们接受着外部世界的影响的最好证明。比如,诞生礼中的周岁仪礼,新生儿就会进行非常重要的“抓周”仪式,在长辈们会在桌子上摆上象征前途命运的东西,例如文具、书籍、纸币、尺子等,孩子抓到了哪样东西就预示着会有怎样的前途。“成年礼”则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我国古代把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分别在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六岁时行礼,男子行“冠礼”象征有了参加国事和家事的资格,女子行“笄礼”表示从此结束了少女时代,可以结婚生子了。还有一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同样也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如合肥地区相传纪念包拯的包河中的“无丝(私)藕”,就是引导人们为人处事时摒弃私心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许多禁忌观念无疑对维护生态平衡、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比如在徽州地区就有着对山水草木的堪舆信仰的传统,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有着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徽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在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树木是可以保全一个村庄之“气”的。人们也会按照分水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也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通常在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同祠堂、庙宇一样对于徽州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同时也是徽州村民认为兴旺发达与否的关键。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因此需要在那里建造园林、建筑物等等,以锁住水口。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村落水源的保护,徽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五、民俗文化的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现如今,民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人们一方面对文化进行着保存和传承工作,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开发与利用,使民俗文化具有了经济开发利用的功能。

  在安徽的许多地区,很多民俗事象都得到了开发,比如自1992年起就开展的淮南豆腐文化节,有力的宣传了我国的豆腐文化,弥补了在以前宣传不足的情形下,许多西方国家都以为豆腐是日本发明的错误观念。这一活动还带来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重点举办的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成功的落实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为豆腐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继认定,也很好的宣传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使这些民俗事象广泛的受到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的重视和宣传,为其保护和传承又增添了一层保障。近两年,安徽还开始举办“安徽民俗文化节”,广泛的吸引了各方来客,充分地展现了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亮相世界。

  千姿百态的民俗事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点点滴滴,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不可分离,潜移默化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良性运转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吉国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J].辽宁:辽宁大学学报,2007(5):5

  [3]卞利.安徽文化丛书﹒安徽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