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本文对我国和日本对吉本芭娜娜研究评论著作和论文分类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评述,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研究;综述
吉本芭娜娜(1964—)是日本当代大众小说家,小说《厨房》最初发表在1987年11月的《海燕》杂志上获得了海燕新人文学奖,其续篇《满月》一举拿下了第十六届泉镜花文学奖。以此为开端,芭娜娜出道二十多年来,出品了43部小说集或续集,以及27部散文集等,她的作品连续荣登畅销书排行榜,接连获得国内外文学奖,不仅在日本而且在欧美都有惊人的销量。日本文学评论界甚至出现了“芭娜娜现象”这一固定用词。她与村上春树一样,成为日本当代文坛颇受瞩目的新人,二人分别被冠以日本现代文学的天后与天王的美称。
近年来我国对吉本芭娜娜的研究呈现出迅猛的势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能够搜索到对芭娜娜研究的论文多达91篇,其中硕士论文达21篇。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主题及意义研究
对吉本芭娜娜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其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来分析,主要分析其疗伤治愈主题、孤独主题、死亡主题、超现实主题等,例如在国内涉及芭娜娜文学作品评论的唯一著作、即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教授在其2005年出版的专著《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中从芭娜娜的成长和创作生涯出发,对其前期的六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中总结出了芭娜娜作品的“家的解体与重构”、“超现实与现实”、“死亡与救赎”三大写作主题。吉林大学周异夫发表的论文《吉本芭娜娜文学的孤独主题与社会意义》中指出芭娜娜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并以透明的感性和孤独的主题深刻表现出当代日本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而实现文学的“疗伤”功能也是吉本芭娜娜的重要初衷和其作品的社会意义所在。俞海萌的硕士论文《吉本芭娜娜文学中的“死亡”主题——与川端康成文学的“死亡主题”对比》一文中,通过与另一位热衷表现死亡主题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比较,探讨和分析吉本芭娜娜作品中死主题的意义,她从作品所描写的死者、与死相关的超能力现象、与死相联系的梦境、死者身边的人、死与生这几个部分,通过与川端康成的比较,可以发现吉本芭娜娜希望通过所描写的死亡主题,给予读者以面对现实困境的力量和安慰。其他的如戴玉金《死亡、救赎、重生的主题嬗变——以吉本芭娜娜的处女作<月影>为研究对象》,刘洋的《论吉本小说死亡主题的日常性》,王伟军的《试论吉本香蕉与渡边淳一小说中死亡意识的特性》,张玲的《对于吉本芭娜娜作品中家庭意象的探讨》,孟马捷的《起始于死亡和心灵的残缺,归结于新生和爱情的完满——以<厨房>和<满月>为中心》,郭燕梅、侯冬梅的《从死亡到救赎——读<厨房>中的疗伤主题》,谢志宇等的论文《家庭从解体到建构——解读<厨房>和<满月>》,王睿识的硕士论文《吉本芭娜娜小说中的超现实展现》等等,可见热衷于评论芭娜娜小说中主题的研究非常多,但都逃不脱周阅教授论著中提到的三大主题。
2.创作及小说风格特征、人物形象研究
周阅教授的《大众文化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及《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看日本大众文学——以<厨房>为中心》两篇论文,张蓓的《吉本芭娜娜<厨房>创作手法的突破与创新》,刘新萍的《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特征浅议》,林菁的硕士论文《漫画情结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创作》等都是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分析她的创作手法。而邹菊云的硕士论文《吉本芭娜娜初期作品人物的心灵成长历程》,陈虹艺、邹菊云的论文《论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胡婧婧的《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少女形象》,杨巍鸽的硕士论文《<甘露>中复杂的人物与主题》,刘玚的《神秘介质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风格》,李晶的论文《透过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第三性”人物看日本社会——以吉本芭娜娜小说<厨房>为中心》等论文则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运用西方文学评价理论来解读芭娜娜的作品
仅有少数论文运用西方文学评价理论来对芭娜娜的作品做出评论的,例如臧婷的硕士论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吉本芭娜娜的一期作品》,郭燕梅的《吉本芭娜娜文学的女性主义解读》,王永萍、刘腾的论文《从女性主义浅析<甘露>中的母亲形象》,是运用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解读芭娜娜的作品。另外,仲明明的硕士论文《论吉本芭娜娜创作的后现代性》,姚绚文先后发表的三篇论文《后现代语境中对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互文性的解读——以小说为中心》、《论吉本芭娜娜<雏菊人生>的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后现代视域下对吉本芭娜娜<鸫>内在性的解读》,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视角来重审芭娜娜作品中的一些特性。
4.比较、影响研究的角度
在用芭娜娜作品做比较对比的研究中,既有纵向对比,也有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研究如周阅教授的论文《色彩的世界——从川端康成的<雪国>到吉本芭娜娜的<哀伤的预感>》,王伟军的论文《试论吉本香蕉与渡边淳一小说中死亡意识的特性》,翟盈中的硕士论文《吉本芭娜娜前期作品中的传统与现代——通过与<源氏物语>的比较》是以芭娜娜的作品和日本本土的古代及近现代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横向对比的则有邵娟的《两间<厨房>的女性变奏曲——以徐坤和吉本芭娜娜的同名小说<厨房>为例》与中国的徐坤同名小说《厨房》做比较来研究。影响研究方面有如刘亚钰的《浅析西方流行音乐对当代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吉本芭娜娜的小说》为例。杨伟在其著作《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中的八个章节中用了一章来阐述漫画对芭娜娜成长及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了芭娜娜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来源于漫画。
5.其它类型研究
徐虹先后发表的两篇论文《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认知特征——以吉本芭娜娜<厨房>中的词句为例》和《日语拟声拟态词隐喻特征对翻译的启发——以张哲俊译<厨房>中的词例为中心》是对芭娜娜的小说中的词类特征研究。余幕英的论文《试用“信达雅”原则赏析<厨房>的两个中译本》,以及由同来的《对<满月——厨房2>一处译文的分析及探讨》则是对芭娜娜小说译本译法的研究。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