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藏传佛教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发展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7 16: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浩然
分享到:

 

  [内容提要]建设和谐西藏不能忽视藏传佛教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仍有一些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宗教性问题制约藏传佛教融入社会主义社会进而良性健康发展。应积极引导藏传佛教走向理性化、民主化、道德化发、社会化、现代化、公益化的发展之路。藏传佛教的健康理性发展,不仅关系西藏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藏传佛教;宗教理性;社会和谐

  在雪域高原西藏,藏传佛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无不渗透着藏传佛教的文化因素。因此,建设和谐西藏不能忽视藏传佛教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上说,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藏传佛教转化为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性资源和精神资源。据此,一是要对藏传佛教的教理做出有益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解释,引导藏传佛教走理性化发展之路;二是依法改革寺庙管理制度,引导藏传佛教走民主化之路;三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合格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引导藏传佛教走道德化发展之路;四是加强对藏传佛教信众的工作,引导藏传佛教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五是加大藏传佛教参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力度,引导藏传佛教走现代化发展之路;六是加强藏传佛教服务社会的工作,引导藏传佛教走公益化发展之路。藏传佛教的健康理性发展,不仅关系西藏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藏传佛教在西藏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佛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藏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藏族同胞信仰藏传佛教,藏族同胞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习俗、伦理道德、行为举止等,几乎无不受到藏传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恩格斯评价宗教在原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时说:“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通根据。”[1]革命导师的话同样可以用来评价藏传佛教在西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藏传佛教在西藏的信仰地位。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曾经与苯教进行过激烈的斗争,并一度被排斥和打压。但是后来因为较高的信仰素质和文明素质,逐渐战胜苯教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而苯教则被迫转入民间和边僻地区。公元11世纪中叶以后,藏传佛教相继出现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希解、觉宇、觉囊、夏鲁等教派,其中前5个教派有较大影响并流传至今,又以经宗喀巴大师改革后形成的格鲁派影响最深。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曾多次努力向西藏传播天主教和基督教,但都没有取得太大进展。而伊斯兰教则因其随着回族的迁徙而进入,对藏传佛教的传播发展构不成威胁。由于历史的原因,藏传佛教成为藏族近乎全民的宗教信仰形式。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藏传佛教受到世俗化的冲击而有所衰弱,但仍然是西藏地方的主流宗教。研究藏传佛教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首先就要正视藏传佛教在西藏的特殊信仰地位。

  (二)藏传佛教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因为符合了松赞干布统一吐蕃诸部、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政治需求,首次登上了西藏的政治舞台。经历短暂的禁佛运动之后,赤松德赞派人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印度密教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不少苯教的仪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受到西藏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至公元13世纪,蒙古族崛起于祖国北方,建立起疆域空前广大的元帝国。萨迦派领袖班智达、八思巴叔侄在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支持下,成为元朝“帝师”和西藏地方政治领袖,促成了藏传佛教与西藏政治的最终融合。元朝后期萨迦派分裂,噶举派迅速发展,其中噶玛噶举和帕竹噶举成为重要的地方势力。明朝改变了元朝独尊萨迦派的做法,对藏传佛教各派以及地方实权人物都予以加封。藏传佛教上层僧侣戒律松弛,依附地方势力贪图享受,造成西藏社会的政治、宗教危机。宗喀巴大师脱颖而出,融合各教派理论精华,创立了以戒为本的新教派——格鲁派。由于受到统治者的支持和群众拥护,格鲁派势力很快超过了其他诸派,但此时并没有取得政治上的最高地位。清朝建立后,通过中央政府册封等手段,由格鲁派治理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正式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宗教改革,藏传佛教还原其宗教的本来面目,不再干预政治。但由于漫长历史影响的浸润,仍然不可忽视藏传佛教在西藏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藏传佛教在西藏的文化地位。佛教自传入西藏以来,其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逐渐成为藏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并渗透到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佛教传播和对外交流中,祖国内地高度发达的工艺文明以及印度佛教所说的“五大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与“五小明”—历算、诗学、词藻、声韵、戏剧等逐渐传入西藏。佛教的发展还推动了藏族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等技艺。藏族历法即是以无上瑜伽部时轮金刚经所传历法为主,参用汉族干支纪年,自1027年开始,每60年为一“饶琼”。可以说,佛教的传入给藏族社会带来了文明的兴盛,在与藏民族的漫长浸润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藏文明。

  总体而言,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民主改革和宗教改革,藏传佛教逐渐从对西藏社会全面覆盖和支配的政治性宗教转型为公民自由选择的个体性宗教。但由于文化惯性的作用,藏传佛教在西藏仍然保留着较高的信仰地位、历史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经济地位。能否合理解决藏传佛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直接关乎西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兴衰成败。

  二、藏传佛教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的民主改革和宗教改革,藏传佛教逐步走上了政教分离的发展之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藏传佛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制约藏传佛教融入社会主义社会进而良性健康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从学术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按其性质将之分为政治性问题、经济性问题、社会性问题、文化性问题、宗教性问题等;按其等级将之分为宏观性问题、中观性问题、微观性问题等。上述问题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

  (一)政治性问题。佛教虽然没有国界,但僧人拥有自己的祖国。佛教推崇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即包括报“国土恩”。藏传佛教具有良好的爱国主义传统,涌现了一系列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当前绝大多数藏传佛教僧人也都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但仍有一部分僧人政治觉悟不高,将西藏的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绩视为洪水猛兽,公然宣讲当前社会乃佛教社会观中所说的“五浊恶世”,在信教群众中产生了恶劣影响。还有一部分僧人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归功于佛祖、活佛和佛事,对党和政府的领导、对口援建单位的工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视而不见、避而不谈,陷入宗教神秘主义的泥淖。而当前藏传佛教发展面临的最大政治性问题即是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达赖集团是代表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主阶级残余势力,受国际敌对势力支持和利用、破坏西藏和四省藏区发展稳定,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团体。”[2]目前一小部分僧人头脑中还存在封建特权思想,迷恋政治权力,幻想恢复昔日失去的特权,对党的领导阳奉阴违,暗地里同达赖集团密切往来,一旦找到机会,就公然跳出来进行破坏活动。政治问题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无论是政治立场不坚定还是发生偏颇,都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恶劣影响。我们绝不能忽视流亡海外的达赖集团因为历史原因和宗教情感因素等在西藏一小部分僧人中仍存在政治影响的事实。藏传佛教僧侣必须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达赖集团划清界限,批判其分裂祖国、祸教殃民的阴谋。

  (二)经济性问题。藏传佛教的一些教义与戒律,对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阻碍的作用。禁止杀生是佛教的重要戒律,一些虔诚信众因而不肯施用农药灭虫,不肯售卖牲畜;从而导致农业产量和牲畜出栏率、商品率降低,影响了农牧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藏传佛教有布施僧人的传统,信教群众把大量钱财送到寺院,或倾其毕生积蓄前往圣地朝圣,减少了他们扩大再生产的投入。一些地区大量青年男女出家,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短缺。佛教业报轮回的说教,使广大信教群众产生轻今生、重来世的心理,从而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努力创造今世美好生活的热情。

  (三)文化性问题。对于藏传佛教,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而应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予以扬弃,引导其走上理性化的发展道路。由此,藏传佛教文化必须克服神秘主义和封建迷信思想。藏传佛教的特色在于密宗文化,其中也夹杂着藏民族原生型宗教苯教的许多观念,在历史上同残酷落后的农奴制相结合,产生了很多弊端,至今难以肃清。当代藏传佛教的传播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藏区,在大陆以及港澳台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藏传佛教热”。然而却有个别不法僧人打着传授秘法的旗号聚敛钱财、淫人妻女,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藏传佛教文化的未来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满足时代需求,继承其爱国爱教、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的优秀传统。如何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行符合现代精神的创新改造,这是研究藏传佛教文化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总之,社会性是宗教的根本属性,藏传佛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同特定地域背景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相互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对于藏传佛教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正确认识和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藏传佛教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兼具历史、现实以及国际视野。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