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钱钟书《谈艺录》中的比较诗学思想
摘 要:钱钟书的《谈艺录》虽以诗话为主要内容,但将中西理论融会贯通,打通中西诗话文论,本文略举书中数例,略论钱钟书先生的比较诗学思想。
关键词:《谈艺录》;比较诗学;打通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从王国维1904年6—8月于《教育杂志》连载论文《红楼梦评析》开始,已有了百年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鲁迅、周作人、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郭沫若、钱钟书、王元化等人,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和打通中西文化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是他们研究的角度与方法各有特点。钱钟书先生的研究则致力于文心与诗心的中西打通。虽然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文学的研究,正如他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提到的那样“弟之方法并非‘比较文学’,in the usual sense of the term,而是求‘打通’,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打通,以中国诗文词曲与小说打通,词章中写心行之往而返,皆‘打通’而拈出新意。”①但是这种研究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钱钟书的“打通”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诗学),但又是比较文学(诗学)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中西文学(诗学)的打通是否可能?在他那里,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之所以如此,乃基于钱钟书对中西文化共通性的体认:“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钱钟书寻求的“打通”主要是凭借平行比较方法实现的,因为打通而探讨诗学话语的普遍规律,在他看来最适切的方法就是平行比较研究:“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中西文学超出实际联系范围的平行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极有价值的。这种比较唯其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上进行,所以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③钱钟书在运用平行比较时,不是就中西诗学整体展开,而是借鉴美国当代史学之单位观念研究法,把中国传统诗学拆解为无数单位观念④,以与西方诗学中的类似观念对比阐发,互证互释,或“自省”以“忖人”,或“观人”以“自知”,或中西相互参证“拈出新意”,管窥蠡测,“积小以明大”,显示了其独特的方法论意识和阐释效应。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旧文四篇》都被认为是比较诗学的上乘之作。本文略举《谈艺录》中几例浅谈钱钟书先生的比较诗学思想。
《谈艺录》是钱钟书先生一九四二年写成,一九四八年出版的。全书以札记形式写成。全书探讨研究的问题很多,光目次标出的就有二百一十二则(其中包括“附说”二十六则),内容非常丰富广泛:以诗为主,遍及其他艺术体裁的各种类型;以文学为主,遍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哲学、心理学、美学、宗教、语言学等,以中国为主,遍及英美法意德等国;以唐宋明清为主,遍及中国先秦和当代及外国古希腊罗马和外国当代。
例如,在第一则“诗分唐宋”这部分中,钱先生谈到:“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⑤“犹夫英国十八世纪女主临朝,而其一代词章,乃号罗马大帝时代文学。当时文坛主监为安迪生,而身后论定,竟被十九世纪女主时班首之称。固知文章流别,初不拘名从主人之例,中外一理也。德诗人席勒有论诗派一文,谓诗不外两宗:古之诗真朴出自然,今之诗刻露见心思:一称其德,一称其巧。……所谓古今之别,非谓时代,乃言体制。”⑥“即谓诗区唐宋,与席勒之诗分古今,此物此志。”⑦这一段中钱先生力在打通中西在诗的分类上面的共同之处。虽诗的分类以时代命名,但这种分类并非指以时代为分类的特征,而是另有文体的特征,这种现象在中国有,在西方也有。
再如,第六九则补订一中所讲:“僧达观撰惠洪《石门文字禅序》曰:‘禅如春也,文字则花也。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春,全春是花。而曰禅与文字有二乎哉’余因悟黑格尔所谓实理,即全春是花、千江一月、‘翠竹黄花皆佛性’之旨,以说诗家理趣,尤为凑泊。柏拉图言理无迹无象,超于事外,遂以为诗文俱色绘声,狃于耳目,去理远而甚失真。亚理士多德智过厥师,以为括事见理,籀殊得共青团员;其谈艺谓史仅记事,而诗可见道,事殊而道共。黑格尔以为事托理成,理因事著,虚实相生,共殊死搏斗交发,道理融贯迹象,象相流露义理。取此谛以说诗中理趣,大似天造地设。理之在诗,如水中监,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图显者也。”⑧这里谈及禅与文字的关系,如春与花的关系,钱先生亦能举出西方黑格尔、柏拉图等相关的言论,以明对于此理,东西都有这么一种说法。就在这一点上将中西打通。
这样的例子,在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中笔笔皆是,几乎每一则都会联系西方相应的文论。可见钱先生作为一个大学者,学贯中西古今,如果不是有如此的扎实的底子,怎能写出如此上乘之作?
注释:
郑朝宗:《〈管锥编〉作者的自白》,《海滨感旧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钱钟书:《谈艺录·序》,《谈艺录》(补订本),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载《读书》,1981(10
陆文虎:《钱钟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78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⑥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第2页。
⑦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第3页。
同上,第230-231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