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荒诞背后的政治哀歌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2 16:4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杨晓雪
分享到:

 

  摘 要:本文以品特的早期戏剧《生日晚会》为例,结合作家生平、时代背景、文本等,从政治主题、政治背景下的女性形象等方面着重探讨了早期戏剧中掩盖在荒诞背后的政治性,指出品特剧中的政治声音一直存在,威胁即是对政治意蕴的折射。相对而言,荒诞也只是与品特意愿相符的写作方式而已。

  关键词:《生日晚会》 荒诞 威胁 政治性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2005年,品特因为“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下的危机,并强行打开了受压抑的封闭房间”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创作了包括《房间》《生日晚会》《看管人》《送行酒》等在内的二十多部剧作,其作品个性鲜明,别具一格。今天,“品特风格”已成为戏剧词典里的重要术语。

  品特戏剧明显受到荒诞派文学的影响,如剧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交流,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等的不确定性。但品特作品中的荒诞是独具特色的,剧中时时传达出这个世界上受到的外来的威胁,荒诞中弥漫着莫名的恐惧感。早期戏剧因对这种品特式的荒诞表现得尤为突出,被定义为威胁剧,只有后期作品被认为属于政治剧。其实,品特剧中的政治声音一直存在,不只存在于后期戏剧中,其早期的威胁剧里就蕴藏着政治意义。“荒诞”是品特为保持低调政治姿态的一种写作方式,是使其戏剧不被局限于政治主题的一种手段。荒诞背后掩藏着一曲政治哀歌,以其第一部经典戏剧《生日晚会》为例,剧中在呈现人物内心的矛盾、焦虑不安、生存的荒诞性外,神秘的“威胁”气氛中隐约传达出的政治意蕴,令人深思。

  一、荒诞是手段,威胁是折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英国舞台上正在盛行的是社会现实主义戏剧,品特却与这条路背道而驰。他的作品因明显继承了荒诞派文风被这一时期的一些评论家贴上了“荒诞派”的标签。但单纯将品特归为荒诞派,这对他是不公平的,其本意远非如此。相对而言,荒诞只是品特低调传达政治思想,使作品不被局限于政治意义的写作手段而已。品特用荒诞展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实(如人类生存困境),同时也通过那神秘的“威胁”感折射出人与人、人与组织等之间权力的争夺,暗含了其80年代作品中的政治思想。

  《生日晚会》是品特第一部经典戏剧,讲述了主人公斯坦利为躲避惩罚整日住在一家海边的破旅馆里,可最终他还是在生日晚宴后被两个神秘闯入者(戈德伯格和麦卡恩)强行带走的故事。剧中旅馆的老板娘梅格是一位

  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通过她与外来神秘人物麦卡恩在生日晚宴上的对话,可以感知到这位年纪不小的老人内心还揣有少女的梦想与浪漫情怀。她告诉麦克恩,当她还是个小姑娘时,生活是多么美好。“我的小房间是粉色的。粉色的地毯,粉色的窗帘,我房间里到处是八音盒。它们可以催眠,帮我入睡。”她声称把斯坦利当作自己的孩子,可却又喜欢与他调情。在为斯坦利举办的生日晚会上,她故意穿上她的盛装,且多次向客人询问“我的裙子怎么样”,试图得到众人的赞许。而这么一位内心年轻的老人与老公彼梯的交流却令观众难受不已,两人对话枯燥且无法交流,语言对这对老夫妇而言似乎已是累赘:

  梅格:是你吗,彼梯?

  停顿。

  彼梯,是你吗?

  停顿。

  彼梯?

  彼梯:干吗?

  剧中语言充满了重复、沉默、停顿,这种荒诞手法的运用精确地描写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交流与隔阂、婚姻的退化等,这是当时人类生存境况的再现。

  在今天,“政治”一词的涵义已经大大超越传统的阐释范围。按照福柯的观点,政治应该通过“微观权力物理学”来加以衡量。权力的争夺可以被认为是政治的微观方面。而“威胁”通常讲述某种神秘组织与其个体成员的关系(即权力拥有者与弱小体的关系)与暴力。威胁来自旁人对权力的争夺和控制。《生日宴会》里神秘杀手对斯坦利的绑架可以被认为是统治者对个人的压迫。此外,威胁剧与品特的时代背景和个人不稳定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品特本人也承认那种莫名的“威胁”,其实来源于战后岁月里他个人的经历。可以说,剧中令人压抑的威胁感是对品特戏剧荒诞背后掩盖的政治思想的折射,它折射出人与人之间控制权的争夺,折射出组织对个人的摧残、强权政治对个人的压迫。

  二、早期作品中政治性的掩盖

  与社会现实主义戏剧家奥斯本和威斯克相比,品特戏剧中的政治意识没那么张扬,他采取了低调的政治姿态,将其政治思想掩藏在其特有的荒诞之下。如柯林·钱伯斯所评:“品特既不要后退,也不要冲锋向前,他的战术是影影绰绰和模棱两可。”那么为什么品特在早期作品中将其政治性掩盖呢?

  归结起来,掩盖原因可能主要有三。一是品特写作是为了自己,而不是社会,他厌恶将写作用于社会目的。少年时的品特未尝过贫穷的滋味,阶级意识没那么强烈。他渴求知识,对诗歌和戏剧的热爱是其写作的一种冲动;二是品特希望有自己的风格,不想被现实的政治意义所束缚。与同样经历过“二战”创伤的同时代社会性剧作家不同的是,品特更愿沉浸在对各种威胁和恐惧的体会和对这种伤痛感觉的抒发中;三是品特恰巧遇上了与其写作意愿相符的表现形式——荒诞派手法。荒诞派作品表现的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孤独、不安等心绪,不被局限在政治主题上。正如埃斯琳对品特文章的解析:品特在创作戏剧时,通过个人创伤的镜子,看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实。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