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碑刻文化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摘 要:河南省碑刻数量庞大,碑刻资源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由于保管分散、资金不足等原因,致使碑刻资源的现存状况不理想。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而碑刻等传统文化资源则是这些发展战略的文化根基,因此对河南省碑刻文化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河南省 碑刻文化 现状 对策研究
对于碑刻,大家都不陌生,《说文解字》云:“碑,竖石也。从石,卑声。”西汉以前的石刻文字都称“刻石”,形制不固定。清代以后,碑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但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碑刻就是立在墓前带有文字的石刻,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其实含有文字的石刻都可以称作是碑刻。它是一种历史文化载体,涵盖了历史、书法、文学等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书法艺术价值,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要想尽办法来保护它、爱护它。
河南省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其中碑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碑刻因为所刻位置和内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形制,大致可分为摩崖、造像题记、塔铭、碑碣和墓志等。河南省碑刻的拥有数量之多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根据不同内容大致可分为述德、文学艺术、纪事、纂言等。功德类的如墓碑、德政碑、墓志铭等;文学艺术类如书法、诗赋等;纪事类如兴修水利碑、重修庙碑及建筑桥梁的创建等;纂言类如乡规民俗、诉讼、官方文书、私家文书及告示之类的。碑刻这种文物资料由于材料的特殊性,比书本文献资料更具真实性且较少出现讹误情况,因此更受到文物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河南省的碑刻文化资源涵盖了地理、人物、民俗、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内容,因此对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人物等的了解、研究和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都具有潜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且直接影响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及文化建设。因此,调查分析河南省碑刻文化资源的现状,研究其保护策略,这样能更有效地保护河南省碑刻及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河南碑刻的现状
河南省的碑刻历史悠久,不仅包含了历史的发展线索,也见证了文字及书法艺术发展的始末。河南的碑刻从秦代开始,历经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民国,镌刻了上万通碑刻,成为中原文化传承的有序载体和历史见证。作为金石学的碑刻,自宋之后,就有人记载并研究,宋人赵明诚《金石录》、欧阳修《集古录》、清人王昶《金石萃编》、毕沅《中州金石记》,以及《河南通志》和各地方编修的地方志都有关于河南碑刻的文字记录。随着文物的不断出土,一些未曾记载的碑刻也都浮出水面,丰富着中原的碑刻文化。
河南省碑刻资源数量巨大,笔者经过近几年初步调查研究,当前碑刻的现状如下。
1.保管分散,保护不当,损毁、丢失现象严重 碑刻由于材料的特点,不易统一保管,存放原地,造成管理分散。一部分保存在各地市的博物馆和成立的小型碑林区,如洛阳太学石经碑林、邙洛地下碑林、伊瘸摩崖碑林、开封翰园碑林、南阳博物馆碑林等;一部分集中在各个县文化馆、博物馆,如镇平县文化馆、彭雪枫纪念馆;一部分放置在文物研究单位,如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洛阳市文物研究所等;一部分放置在庙宇祠堂寺观之内,如中兴寺、玄妙观、释之祠等;另外很大一部分散落于民间,遭受风雨侵袭,泐损严重,且遭人为破坏严重,或被作为地基建房、铺路,或被用来修桥之用,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就以南阳一些碑刻为例,2003年,南阳发现了一批汉代文字石刻,当时笔者还见到了,时隔十几年依然被乱放在汉画馆的杂草丛中,有些还被破坏。南阳方城博物馆内存放着非常有价值的带有文字的汉画像石,十几年前刘玉生编写书本的时候还存在,前段时间笔者走访时已经丢失了。
2.河南碑刻数量大,目前统计还不完全清楚 关于河南碑刻有几十种古代金石著作和地方志都有著录,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石刻艺术馆组织下,由周到和王景荃撰写的《河南碑志叙录》中就有碑刻几千种之多,随着近些年文物的不断发掘、出土,又进行了新的文物普查,碑刻种类达到上万种之多,以洛阳、开封、郑州、南阳为多。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人们保护文物意识的提高,很大一部分文物得以重现,且捐献碑刻的现象增多,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整合、保护和研究河南碑刻已成为当前社会的责任。
3.民间收藏缺乏交流平台 河南省是中原文物大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的提高,包含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文字碑刻也受到了民间业余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不少的碑刻收藏者。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收藏能力的限制,使这种收藏只能作为小范围的个人爱好而已,并且缺少一种联络和沟通的平台,致使民间收藏不能更好地发挥保护文物的作用。
河南一些地市的博物馆有好多碑刻都是收藏爱好者捐献出来的,说明民间散落的碑刻的数量还不少,如果政府和相关文物单位加以引导和奖励,个人爱好和民间收藏会对文物的保护起到很好的作用。
4.碑刻价值研究受限 有相当一部分碑刻都在当地保管,由于缺少宣传或者有种种原因,致使碑刻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所以要让碑刻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研究它,丰富地域文化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如南阳2003年发现的一批汉代水利碑刻,这批碑刻字数虽然不多,但对研究汉代的水利史、农业发展和书法艺术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5.经费不足,保存缺乏条件 由于碑刻难易挪移,造成分散保管,致使经费严重不足,好多碑刻只能放置野外,备受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再加上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够,致使新发现的和散落于民间的碑刻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和研究。
二、碑刻保护对策
碑刻由于石质材料的特点,对于碑刻的保护,一是对碑刻石头本身的保护,二是对碑刻文字的保护。
(一)对碑刻实物的保护,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政府和文物部门的职能 (1)政府加大宣传碑刻保护的意义,提高人们的碑刻保护意识。碑刻是集文化、雕刻、书法于一体的文化载体,通过宣传让人们知道保护碑刻就是保护华夏的传统文化。(2)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对文物保护法宣传,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政府还应从文物保护法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文件,加强对文物的调查和保护,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3)建立碑刻保护方法及责任人制度。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碑刻,就地建立博物馆,成立研究机构,落实到具体的人来负责,并上升到法律程序,制定一系列保护办法。(4)专款专用。政府应从文物部门保护经费中调出一部分资金保护碑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5)为了提高人们保护碑刻的积极性,对碑刻收藏和保护贡献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也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个人博物馆。(6)政府尽快制定并出台河南省碑刻保护的相关管理条例。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文物的抢救和保护尤为重要,建议河南省人大尽快制定一部《河南省碑刻保护管理条例》地方法规,下发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从而进一步规范河南省碑刻的保护与管理程序。
2.发挥民间收藏组织和个人爱好者的功能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有相当一部分民间人士认识到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进而喜欢上了收藏,如出现了一些个人性质的博物馆、收藏馆等机构。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发挥他们的功能,从而对河南省碑刻进行全面的调查、收藏和保护起到有效的作用。同时政府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制定有效的政策来提高个人和企业赞助文物保护资助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民间资金对碑刻的保护。
3.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 在河南省碑刻文物的保护工作中,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行政管理,但更要重视和发挥文物研究专家和民间收藏家在传统文化资源——碑刻保护和管理中的积极性,建议成立河南省碑刻保护专家委员会,以更好地发挥专家学者在碑刻保护和研究中的作用。有很多碑刻闲置一处,无人知晓,但经过专家的研究和考证,发现其历史价值、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就会引起文物单位和收藏者的积极性,从而由漠视到重视,再到有意保护,引起更多热衷于文化事业投资人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捐助和保护资金。
4.发挥碑刻所在地居民和就近单位的积极作用
对于有些放置比较偏僻或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碑刻,让就近单位应尽可能发挥对碑刻的收藏和保护作用,如企业、学校、寺庙、研究所等。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