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神思与想象(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6 16:3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哲
分享到:

 

  而中诗则不同。中诗的抒情题材在爱情上可谓寥寥。文人的情怀更多抒发于朋友、同僚的应和与倾诉。家国愁苦、怀才不第是中国文人抒怀的引线。而这些情怀往往“不足为妇人道也”。且又多伦理的羁绊。这就造成了中诗,特别是魏晋之后,脱离了古典质朴直白表达方式的诗歌,其爱情描写多有“愁怨”的基调。与西方的“赞美”“爱慕”大相径庭。由此一来,爱情诗多为婚后之作,那么中诗的爱情佳作必然应推悼亡与闺怨了。如苏轼《江城子》中的梦境幻象:“小轩窗,正梳妆。”人醒后的月下怀想:“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想象中的凄清幽寂的环境,蕴藉了无限人世伤心。这里的想象源于经验,源于诗人与亡妻十年前相濡以沫的日夜。想象于此戛然而止,不越现世实际的雷池一步。这与儒家思想重“入世”轻“出世”的思想不无关系。在伦理本位的中国文化中,儒家的伦理观念虽无宗教之质,实则行宗教之实。而儒家更多关注现世,信任经验(克己复礼)以古人之功为要,肯定人的自我约束与修养。不言出世之事。这便是中诗抒情想象止步于“情景再现”,不轻易放肆的原因。

  反观西方。与中国“移情”于景,诉诸自然的想象不同。由于受另一源流希伯来文化即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诗倾向于将感情寄托于对神的皈依。因此,在他们的想象中,充满着宗教抽象符号的具象体现。甚至力争打破中世纪神学黑暗的“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都有着这样的诗篇:“美艳的天使,圣洁的灵魂,天上的臣民,我的心上人。在整个年代,从来没有一个如此美丽的身影,来到高高的天庭……这样她就与圣人的地位相提并论……我的思念与信念都朝向苍天,因我听到她的祈祷。”(《诗篇》)。这是彼得拉克在恋人劳拉死后所作。他通篇描绘的都是想象中的天国,恋人劳拉在天国无比的荣耀,召唤着他,仿佛暗示永世的重逢。与苏轼的悼亡诗昨日难以重现的痛苦相比,彼得拉克的诗体现着一种终极的宗教关怀。它显示了诗人寄托在宗教彼世幸福的精神家园,洋溢着希望与美好。这充分地体现出了西诗建立在宗教情怀之上的想象。反映出希伯来文化所带来的基督教关于“原罪”与“赎罪”的精神内核。

  从对待自然的态度来看。中国文化重视自然,讲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缩小个体和群体本位的观念在多种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中诗的想象中处处体现着“儒释道”三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天人合一”伦理要求。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西方则有着一种完全与东方文化相反的疏离感。西方作家在进行写作实践时,很少寻求与自然的融合。在想象创造的意象当中,更是绝少源于自然的形象(他们更多使用宗教的抽象意象。然而也有例外,如:华兹华斯。他在自然中寻找慰藉)。这里又要牵扯到文化源流上来,希腊文化是征服自然的典型。希腊文化主张一切向前冒险的精神使人认为自然是可以征服的,命运是可以由双手改变的。而希伯来文化宣扬上帝创造万物,处处体现神意,人是上帝得意之作,为万物之一。虽然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指向,但征服自然与在上帝应允之下行事的两种特征共同作用于西方文化,便造成西方人对于自然固有的疏离。“两希文化”的源流,是造成中西想象题材不同的根源。

  结语

  无论是想象理论本身还是建立在其上的诗歌写作实践,他们在不同的文化之下都会呈现出迥异的特质。从这种不同之中能够提炼出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追本溯源的探讨是带有十分强烈地中西文化比较意味的。在这种前提下,艺术形象思维的探讨只是一个载体,或者说,一种表现形式。想象观念的差异所展现出的中西文化大画卷,其异同远不止于此。但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基于中西想象观念的探讨而引起中西文化不同传统探源的意识才是题中之义。(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注释:

  ① 李天道.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电子科大出版社,1996.p.280.

  ② 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p.60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0.p.190

  ④ 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39

  ⑤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p.119

  ⑥ 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p.160

  ⑦ 朱光潜.诗论.人民出版社,2010.p.54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朱光潜.诗论[M].人民出版社,2010.

  [5]王祥云.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7]林平.“神思”与艺术想象活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10月

  [8]刘庆璋.中西总体诗学发展语境中的“神思”说[J].漳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4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