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文本分析看《断魂枪》中的清醒者——沙子龙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6 16:4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蓉蓉
分享到:

 


  老舍先生笔下的沙子龙是一般人眼里的怪人,但透过文本分析,他却是风云变幻的社会中难得的清醒者。本文从老舍先生短篇小说《断魂枪》的文本分析入手,运用叙述学中的叙述视角、“烘云托月”的叙述技巧、叙述情节的“反高潮”以及文本的空白点对文本进行剖析,进而分析沙子龙的形象。在时代变迁的特殊历史时期,沙子龙清醒地认识到了“五虎断魂枪”,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命运。

  一、叙述视角

  全知式的视角呈现了时代背景为理解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旁观式的视角客观地描绘场景为读者留下了“不传”的想象空间。《断魂枪》是第三人称叙述,在第三人称的作品中,往往并非是以一种叙述视角贯穿全文,本文绝大篇幅是采用全知式的叙述视角。作者利用全知式叙述视角的全知全能功能,为我们充分的描述了时代的变迁与氛围。“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我们感受到了历史变迁的沧桑,同时也为沙子龙的“不传”埋下了伏笔。之所以“不传”,不是因为不想传,而是不知传给谁,面对在时代变迁里处处茫然的愚民,沙子龙究竟传给谁呢?还是将“五虎断魂枪”永远活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吧!然而,作者并不单一地将这一视角一用到底,而是采用跳角(叙述者自由地运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叙述)的方法。如: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了王三胜摆场子这一段,如果沿用全知式的视角,无法客观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全知式往往会连人物的心理变化也能窥探)于是,转用旁观式的叙述视角,叙述者完全隐藏,而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客观地叙述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在这一情节中,我们读者存在着很多的疑问,为什么沙子龙不和孙老者比试比试?为什么他不传那套枪法……这样的叙述视角留给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让我带着好奇心去探究沙子龙的人物形象。

  二、“烘云托月”的叙述技巧

  “烘云托月”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人物的形象,侧面烘托的描写使读者对沙子龙的武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金圣叹在评<西厢记>》中提出了“烘云托月之法”,是用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神枪沙子龙,而作者却给予他寥寥几句的正面描写“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悉熟悉他的‘五虎断魂枪’。”相反,我们从各色人对沙子龙的仰视中,了解到了他一身非凡的武艺,想象到当年的虎虎生威。正如《陌上桑》中的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没有正面地描写罗敷,而是通过行人遇到罗敷的表现,从侧面烘托出了她的美貌。沙子龙的武艺与果敢也是在那些他不曾承认过的“徒弟”们的“吹腾”中得以体现。

  三、“反高潮”的情节设计

  “反高潮”的情节设置,使读者的阅读期待与现实形成了较大的落差,但与此同时激发我们思考沙子龙对“武”的理解。当王三胜在孙老者面前栽了跟头,想让“师傅”给出头,读者的好奇心也被调动到了最高点,十分期待神枪沙子龙的亮相,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目睹那套“五虎断魂枪”的庐山真面目。但是作者却荡开一笔,将沙子龙向孙老者赔礼的场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之前对沙子龙的仰视与现在拒绝比试,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少人会认为沙子龙不再是英雄好汉了,然而这却让我重新认识沙子龙心中的“武”。传统意义上的“武”是拥有一身的武功,遇到不平之事的拍案而起,但面对时代的变迁,沙子龙的“武侠”之气,已经内化为了精神气节。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曾说“今侠者,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沙子龙正是这样放弃了世俗的纷纷扰扰,将“武”的核心精神融入了自己的内心,不在以枪法论英雄成败,而是将习武之人的“言必信,行必果”传承下去。

  四、文本的空白点

  作者在叙述中有意、无意的给读者留下了些空白,这些空白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提出了“不定点”的概念,即在叙事空间中包含着许多的“不定点”和意义空白。《断魂枪》中留给读者思考的有太多,主要归纳为时间的不确定,心理描写的不确定,结尾的不确定。(1)时间的不确定。小说的开头写道“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叙述时间不再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的开始为起点,镖局从何时改成的客栈,沙子龙在这种“改变”里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样的不确定,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中国传统文明正被西方的物质文明所冲击,“龙旗的中国不再神秘”,武侠只属于那个冷兵器时代,当火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沉睡的中国人还不能清醒的认识到,武功已经无法与枪炮抗衡,而沙子龙早已清醒地将他的镖局改成了客栈,选用另一种生存方式去捍卫心中的武侠精神。(2)心理描写的不确定。虽然小说采用了“墙上苍蝇”般的全知式叙述视角,但是依然留下了心理描写的不定点,王三胜听说沙子龙拒绝比武只是“敢怒不敢言的说了声‘是啦!’”沙子龙送走孙老者只是“对着墙脚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人物在处境突变下的心理状态叙述者只字不提。作者这样的故意留白是将人物的感受留给了读者去揣摩。(3)结局的不确定。文本结尾处的“不传!不传!”是沙子龙的心理独白,从一口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到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微微一笑:“不传!不传!”。小说到此戛然而止,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究竟沙子龙为什么不传,更多的是需要读者去解读。除此之外,我在阅读中就对“狂风”“《封神榜》”的隐含内容进行了思考。“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中“狂风”是时代变迁的象征,时代的变化,使得他一身的武艺不再有用武之地。那本闲来无事才看的《封神榜》似乎也有它存在的隐含意义。沙子龙不是读书人,但他唯独对这本小说感兴趣,其中蕴含了自身身世的感叹,可叹《封神榜》的时代武艺尚能安邦治国,而如今的世道只能在寂静的夜晚熟悉熟悉“五虎断魂枪”了。

  通过叙述视角的变换,我体会到了时代的变迁带给人们的迷惘,这为众人不理解沙子龙的不比武埋下了伏笔,也是迷茫者与清醒者的强烈对比。“烘云托月”的手法从侧面烘托出了沙子龙的非凡武艺,正是这未曾谋面的功夫激起了我们对沙子龙与孙老者比试的期待,而此时笔锋一转——“不比”,这一“反高潮”情节的设置,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却小说艺术效果上的一个高潮,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沙子龙清醒地看到了属于他的世界已经过去,将“五虎断魂枪”永远的留在过去也许是最好的纪念方式。《断魂枪》的最大魅力就是留白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参与其中去解读“不传!不传!”的独特内涵。(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