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丢卡利翁洪水神话与挪亚方舟洪水神话
摘要:比较古希腊神话的丢卡利翁洪水神话与古希伯来《圣经·创世纪》的挪亚方舟洪水神话,我们发现二者在叙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数量之多还是细节的雷同,都说明绝不是巧合。
关键词:丢卡利翁;挪亚方舟;洪水神话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P3)比较古希腊神话的丢卡利翁洪水神话与古希伯来《圣经·创世纪》的挪亚方舟神话,我们发现二者在叙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数量之多,还是细节的雷同,都说明不会是巧合。本文通过比较两则神话的异同,理解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来源的两希文化之异同。
一、“两希”文学中的洪水神话
丢卡利翁洪水神话。我们在古希腊的文献中也看到关于一场毁灭性的大洪水之传说,论文格式人类的绝大部分都丧生在这场洪灾之中。按照阿波罗多洛的说法,故事是这样的:丢卡利翁是普罗米修斯的儿子,他娶了厄庇墨透斯与潘多拉之女皮拉为妻。当宙斯决定毁灭罪恶横行的人类时,丢卡利翁听从普罗米修斯的劝告建造了一个方柜或方舟,带着他妻子进了方舟,还把他需要的东西也装了进去。宙斯从天空降下大暴雨,淹没了希腊的大部分地方,除了少数蜂拥到高山顶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淹死了。随后,群山开裂,世界被淹没了。丢卡利翁乘方舟漂流在海面上九天九夜,停靠在帕耳那索斯山的顶峰旁。当雨停之后,他从那里走下船,向逃生之神宙斯献上祭品。宙斯给他派来神使赫尔墨斯,让他选择他想要的东西。他就选择了人。按照宙斯的吩咐,他捡了一些石头从头上扔出去。于是,丢卡利翁扔出的石头变成男人,他妻子皮拉扔出的石头变成女人。
挪亚方舟洪水神话。关于西方的洪水神话,我们更耳熟能详的是古希伯来圣经文学中的挪亚方舟神话的版本。“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心中忧伤,后悔造人在地上。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2](P8)唯有挪亚因为虔诚和善良被上帝视为“义人”,他被神选择成为人类文明的再造者与传递者。按照耶和华的指示,挪亚带着他的三个儿子建造方舟。以对付天谴的洪水。方舟分三层,里面除了挪亚一家,还装着洁净动物每种七只,不洁动物的数量每种一对。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陆地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只有挪亚一家靠着方舟躲过了这场淹没一切的大洪水。水势渐渐退去,挪亚放出乌鸦、鸽子出去探查,直到鸽子再也没有回来,挪亚知道安全了,于是带领家人走出方舟并向耶和华献祭。耶和华在天边制造了一道彩虹作为与人类立约的标志。
美国学者大卫·利明认为,无论是希腊、罗马神话中丢卡利翁的洪水神话,还是《圣经·创世纪》中“挪亚方舟”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两河流域洪水神话的翻版。[3](P44)
二、相同之处
将古希腊人的丢卡利翁洪水神话与古希伯来人的挪亚方舟神话中对洪水的解释做一个粗略的比较,能够使我们相信这两种叙述不是独立的,其中的一个叙述必然源于另一种,或者说二者同出一源。
在两种叙述中,神都是用大洪水来毁灭人类的,引起灭世大灾难的原因相同——人在世间为恶。“神观看世界,……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于是神决定“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2](P5)人类到了青铜时代,出现了以食人肉的各种恶行,宙斯决定毁灭罪恶的人类;神对人的态度相同——惩恶扬善。神用洪水把世上罪恶横行之人灭绝了,把敬神的善人、好人留下来;都有一位神事先向人透露了消息,并且指导人建造一个巨大容器,来拯救自己和每一个物种。耶和华给了挪亚预示,普罗米修斯告诉了他的儿子丢皮利翁大洪水的消息;幸运的主人公都遵照神的警示而建造一个拥有多层舱的大船,并用沥青来防水,将自己的家人和所有种类的动物物种带进船中;都讲到由巨量降雨而导致的洪水泛滥,大雨持续了若干天;在故事中除了主人公和他的家人,其他人类都被淹没了。主人公把船停靠在山上,等待洪水退去;都讲到主人公为感谢救命之恩,在山顶上向神献祭,而神闻到了祭品的香味平息了怒气;最后,都是第一代人类因为罪恶被除灭,人类从第二代始祖(丢卡利翁和挪亚)身上得到新生。
三、不同之处
第一,挪亚方舟故事中,带上船的动物被严格区分了是否洁净。洁净动物每种可以带七只,不洁动物每种只能带一对;丢皮利翁的故事中没有对动物进行区分。
第二,挪亚方舟神话中,在洪水结束之后,挪亚作为人类的代表与耶和华重新签订契约,天空中的彩虹不仅是雨过天晴、灾难过去的标志,也是人类与上帝立约的标志。耶和华说:“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2](P9);而丢皮利翁的故事里没有与神立约的情节。丢卡利翁虽然拥有对于神的崇拜,但这里的神是自然力量的具象化表现,这种崇拜更接近原始崇拜,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宗教信仰。
两则神话的差异主要在与对神的崇拜是否已经成为宗教信仰。丢卡利翁神话中对于神的崇拜还只是原始崇拜,崇拜的是强大而神秘的自然力,而古希伯来挪亚方舟神话对神的崇拜已经上升为宗教信仰,整则故事充满浓厚的宗教意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洪水过后,上帝同幸存者以彩虹为标志签订的契约。彩虹“是附加在立约之上的神圣印记,用来保证其真实的和不可更改的特性。”[4](P151)
四、结语
比较了“两希”洪水神话中的异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众多洪水传说是以实际发生的水灾之记忆为基础的,各民族结合自己的民族习俗和需要进行了再创造,反映出鲜明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特色。古希腊文化讲究自然与理性,偏重人本主义;古希伯来文化更强调宗教意识,两希文明几千年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西方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的动力支持。(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增永.神话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
[2]新旧约全书.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1994.
[3]David Adam Leeming.The World of Myth[M].0xford,1990.
[4]叶舒宪.国际文学人类学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