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重建和谐的荒原——《呼啸山庄》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9 22: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杨淼
分享到:

 


  摘 要:《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本文尝试透过独特深刻的爱情绝唱深入小说更深的层面—“和谐”,作者对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都有一个更宽广,更深层的认识,最终和谐的主题得到升华。

  关键词:爱情;和谐;升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92-01

  艾米莉·勃朗特仅三十年的生平经历,却写出惊世骇俗的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多年名誉,得益于艾米莉自身深刻而独到的思想,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分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呼啸山庄》是以狂风呼啸暴雨肆虐的荒原为背景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从小暴露在大自然风吹雨淋,在枯草地上,在岩石间玩耍嬉戏,是与风沙弥漫的荒原混为一体的。在凯瑟琳离开呼啸山庄嫁给画眉山庄文明涵养的埃德加后,她依然摆脱不了她那根深蒂固的暴脾气和坏习性。她像囚禁了自由的人渴望回到呼啸山庄逍遥。小说第十二章凯瑟琳高烧神志不清时,她心酸的说到“哎呀,要是在老家,还是躺在我自己的床上,那该多好呀!还有那从枞树林中穿过格子窗呜呜刮来的风。快对我吹吹吧—它是直接从荒原吹过来的—快让我吸上一口吧!”①凯瑟琳悲吟的语音暗示她渴望穿过石南荒原回到幼时的家中。

  希斯克利夫被称为“荒原之子”,是没有教养,没有开化的野蛮人。他对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的疯狂报复,只为了哪一天凯瑟琳能再回到荒原与自己做伴,直到希斯克利夫死后他们完全赤裸的灵魂在荒原重新相遇。

  二、文明与自然的交融

  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居住的呼啸山庄暴露在凄风暴雨中,与之相对立的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画眉山庄,这是自然环境的对立。人物的对立也很明显,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象征人性深处某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原始力量,某种隔离的,非社会化的因素,这种力量拒绝受到人为的道德和文明的压抑,而与自然界中的同样力量息息相通。②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都是热爱自然,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粗暴无礼,他们是自然的象征。而画眉山庄的兄妹埃德加和伊莎贝拉温文尔雅,每天悠闲自得,读书赏花,身上散发出现代文明人的生活气息。

  凯瑟琳嫁给埃德加是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她们婚后的生活刚开始还算风平浪静。可是好景不长,希斯克利夫归来后开始对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的所有人开始疯狂地报复,他不择手段赢得伊莎贝拉的芳心,继而娶了埃德加的妹妹并生下一子。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刻骨铭心的旧情复燃,受三角恋的折磨凯瑟琳绝望中死去。自然的化身凯瑟琳死去,文明的代表埃德加也郁郁寡欢,甘心堕落。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报复心愈演愈烈,他开始在下一代人身上发泄自己的憎恨,他将凯瑟琳的女儿凯蒂扣留在呼啸山庄,逼迫她与自己的儿子结婚。结果最终凯蒂和她的表哥哈里顿相爱,希斯克利夫也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凯蒂和她的父亲埃德加一样都是文明的化身,凯蒂和哈里顿的结合代表自然和文明的交融,从此再也没有人干涉她们的感情。

  作者艾米莉最后给出这样的结局说明文明和自然不是完全对立的,她在热爱大自然的同时也向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发展做出妥协,也体现了作者高瞻远瞩先见之明。

  三、人与人的和谐

  《呼啸山庄》中艾米莉也尝试着表达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艾米莉这种超前的思想符合后现代主义人际观。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都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和谐是后现代主义人际观的核心思想。《呼啸山庄》看似是希斯克利夫疯狂的暴力和残酷的复仇,小说中也有展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场面,例如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心灵相通的爱情,凯瑟琳在向耐莉表达自己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时说到“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俩人的灵魂用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我心里—不是当作一种乐趣,我把我自己同样也不能总是当作一种乐趣—而是当作我自己本身的存在—所以不要再谈什么我们分开的事——那是做不到的”。③凯瑟琳当自己已经和希斯克利夫完全在精神甚至肉体上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凯瑟琳死去,希斯克利夫痛苦地说到“永远跟我吧”“只要不要把我撇在这个深渊里,让我无法找到你!啊,上帝呀,这可是难以言传的痛苦呀!”④他们的爱情是对人际中心灵的理解,沟通,相融的追求,已达到极致完美和谐不可分离的致高境界。

  此外,小说中希斯克利夫的报复使小说中其他人物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伤害,他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恶”的化身,当他走火入魔般的报复第三代人时,凯蒂和哈里顿的相爱结束了他那场乌烟瘴气的“战争”,从此没有环境、文化的隔阂,凯蒂和哈里顿幸福在一起。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对“和谐”的理解是从浅到深,从部分到整体,逐步趋向全面的。小说结尾对人与自然,自然与文明,人与人的和谐都做出完美诠释,作者追求“和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至高的升华。

  注释:

  ①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张玲,张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3.

  ②钱青.英国19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

  ③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高继海,蔡凤琴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2.

  ④同上.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