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析刘大绅诗歌艺术特色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20 16:1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云露
分享到:

 

  【摘 要】刘大绅是清代中期云南著名的诗人、教育家。刘大绅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以组诗极物貌;借梦咏怀;诗风的多样性;语言有陶之风;句末归于写景。刘大绅的诗体兼备,有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近体诗。目前对其研究存在许多空白,其资料仅见于少数传记中。本文主要从刘大绅的生平入手来阐述他的诗歌特色,进一步把握他在云南、在清代的地位和影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刘大绅;教育思想;诗歌理论;艺术特色

  刘大绅(1746-1828),字寄庵,号潭西老人,云南宁州(今玉溪华宁)人,是清代云南滇中地区颇有影响的诗人、教育家。早年为官山东,为官清廉,受百姓的爱戴。回乡后致力于云南教育,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并选编多部著作,影响深远,为云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之所以选择刘大绅的诗歌作为本人论文撰写的对象是因为他是清代中期云南一流的诗人、学者、教育家,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教育思想,题材涉及广泛。对刘大绅诗歌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全面了解刘本人以及他在诗、文、教育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也丰富我们对清代中期云南文学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把握那个时期的文学脉络。

  一、以组诗极物貌

  大绅写诗的一大特点是惯写组诗,通常一首写就,往往意犹未尽。从侧面可以表现出诗人诗思敏捷,才气过人,如《记得山中好十首》从整体上写山中之好,从事物局部来说,大绅利用组诗的形式,亦将事物突出事物某一方面加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刻画,使得事物的这一方面表达得淋漓尽致却不觉繁冗。再看《赋红叶二首》亦是如此,这两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色调上的鲜明,霜风、白发与黄叶、衰草、夕阳,这些色调全都打上了深秋的烙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忧愁散去,眼望美景,心生诗意,他将地上的红叶比作流动的秋云,且是火烧云,比拟新颖,富有新奇感。红叶之红,因此有了新意。

  二、人生如梦

  惯写梦是大绅诗歌艺术的一大特点,梦在大绅诗歌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我固惯说梦,语人人笑痴”、“栩栩庄生余乐事,好寻幽梦到荒园”梦成为诗人感情寄托的一种方式,在现实当中得不到实现的,在梦中得以实现。诗人或写梦境,或借梦来怀人,或发人生如梦的感慨。

  (一)写梦境

  首先,通过写梦境来表现诗人的政治理想。《纪梦》中诗人描绘了这样的梦境:梦中有东南大国,国中清正,没有贪官污吏,天地万物有德,借梦来描绘出一个别样的世界,表达诗人企盼清明政治的愿望。

  大绅在新城期间与他交游密切,这首诗作于戌午年,作者梦到和汉渡先生一起饮酒赏月,大醉之后携手游蓬莱仙境,看到众仙云集。二人离别时,汉渡先生乘风而去,作者为何要徒步回去呢?这源于现实中的不自由。“山中白鹿堪借骑,但恐旁人指作马”指鹿为马的状况下,是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控诉。

  (二)借梦怀人

  当距离成为障碍时,梦便成了诗人思念友人的寄托。大绅常借梦来怀人,有些是真的梦到了,有些只是因思念而借梦来表达。梦常常作为诗人情感依托的媒介,即使这样,诗人还认为梦不足以传达思念,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是真挚而绵延不绝的。在诗人笔下,常常借梦以抒情,却又抒发情长梦短的感慨,往往梦中的重逢容易消逝,感情难以充分地抒发出来。

  早年大绅在新城任县令时,曾多次因为百姓利益而得罪大吏,百姓敬之为“刘青天”。大绅调至曹县后得罪上级官员获罪,百姓捐金大绅才得以归乡,因此大绅对于新城百姓是十分感激的。人间自有真情在,通过写梦之短来突出情之长,来寄托大绅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三)发人生如梦的感慨

  《漫兴》一诗,是大绅一生的写照。先写自己爱好游山玩水,为此虽然奔波却乐此不疲。“梦寐良悠悠”写出了诗人沉溺于山水间如痴如醉的惬意,“万事尽如此,一觉即千秋。”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慨。“昨梦还想象,今梦又绸缪。琐琐梦中物,蝼蚁与王侯。”万事万物不过如此,人生就是在梦与现实的大起大落中来回往复,诗人所梦小到蝼蚁虫鱼,大到王侯将相,最后归为虚无。感慨于此,诗人寄情山水的举动便可以理解,人生不过一场梦,何不得乐且乐呢?

  三、气势磅礴,李白神韵

  大绅诗歌的各种风格兼备,气势磅礴如李白,沉郁顿挫如杜甫。大绅犹以效李白风见长,是对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的继承。首先在他的诗句中经常提到李白如“唐家旧闻李青莲,宋家更说苏玉局”化用李白诗句如“友家何似汪伦家,千尺潭头半桃花”,此句出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次大绅诗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个方面:一是想象丰富,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二是大意象群的选取;三是温柔敦厚、宗杜之风;四是诙谐幽默、饶有佳趣。大绅诗歌的风格特点有别于其他诗人,他惯用夸张手法,表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然洒脱之情。

  四、清新自然,承陶之风

  大绅晚年的诗歌创作多归于五言,五言诗较之七言,字数上有了更为严格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五个字中去表达诗意,是极见水平的。大绅晚年的五言诗清新自然,在用字用句方面都有所斟酌,日见功夫。如《忆开化旧游》一首:

  形胜说南边,风流记少年。看山秋雨后,立马晚村前。

  见客吏何怒,纪游诗不传。大兴双桂下,曾泛酒如泉。

  这首诗回忆以往在开化游山,那时意气风发,在桂树下豪饮。“看山秋雨后,立马晚村前”一句甚佳,自然的同时又浑然天成。雨后看山,村前立马,本是常有的事情,用了倒装新奇便产生了。一个“秋”字,点出节气为秋天,从来秋雨一下,寒意袭来,但诗人仍然兴高采烈,后一个“晚”亦写出了诗人游玩的尽兴。

  语言上的特点是大绅以陶为宗的结果。杨渟言大绅诗歌:“盖以陶为宗,而出入于储孟韦柳,读既久觉此心浩然陶然,然后进而推先生之心乃真与造物者游,一切不足以樱之者也。”大绅欣赏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作诗言:“如何有田不归去,折腰屈膝惭此图”。《梦中有人嘱赋渊明未就醒后成之》一诗也表现了诗人对陶潜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大绅曾经评价陶潜诗歌:“人读陶诗谓平淡,岂知陶诗庾不秸”,概括了陶潜诗歌“质癯实腴”的特点,并且表明了要向陶潜学习的决心:“且与三复渊明诗,妙语无多愿为役”。

  五、句尾归于写景

  寄情于景是历代诗人在处理大自然与诗人内心情感之间的关系所常用的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哀情,以此达到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境地。大绅抒情诗的一大特点是前面先抒情,当感情抒发到极致时,句尾常常归于写景。

  大绅诗歌还常常化用前代诗句,显现出他的深厚文学功底。如“国家宾筵鼓琴瑟,食苹蒿鹿鸣幽幽”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九畹益百亩,惠芳自丛丛”,化用屈原《离骚》:“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去秋日以受。来秋日以迎”,此句化用的是《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的“相去日以远,衣袋日以缓”“在地愿为望夫石,炎炎野火碎青壁。在天愿为望夫云,烈烈狂飙竞辟易”化用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参考文献】

  [1]《和古村》,《寄痷诗文抄》,第13946页.

  [2]《菊》,《寄痷诗文抄》,第13950页.

  [3]《桓台县志》,桓台县志办公室,1986年,第83页.

  [4]赠汪伦[A].李太白全集[C].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324.

  [5]张福三.云南地方文学史(古代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397.

  [6]李煜.虞美人[M].崇文书局,2011:12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