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早期延边地区朝鲜人入中国籍对韩国独立运动的影响
【摘要】“日韩合并”后,日帝对朝鲜国内义兵抗争推行起了惨无人道的军事镇压,使得朝鲜国内的反日斗争无法再继续下去。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独立人士们纷纷流亡到延边地区,兴办学校,宣传反日思想,开展起了反日武装斗争。他们之所能够在这样一个异国地域里进行斗争,除中国人与朝鲜人一样,同样具有强烈的反日情绪外,主要还是因为独立运动者们加入了中国籍。
【关键词】延边地区;入籍;独立运动
“日韩合并”后,朝鲜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大批从事反日民族运动的爱国志士被捕。在日益加强的武力镇压下,独立人士们不得不转移基地,另寻独立方法。延边地区与朝鲜仅一江之隔,邻接俄国,地理条件非常优越,是开展独立运动的理想之地,而且当时延边地区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朝鲜人聚居区,非常利于根据地建设,于是大批独立人士纷纷来到这里,开展起独立运动。在一个主权国家里,外国人拿着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是不被允许的。但是,二十世纪早期延边地区却成为了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基地。虽然中国人与朝鲜人一样,同样具有强烈的反日情绪,但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些独立运动人士们入了中国国籍。可以说,朝鲜人入中国籍与韩国独立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朝鲜人入中国籍(以下简称“入籍”),有利于保障独立人士人身安全。中国地方当局对入籍的朝鲜人撑起“保护伞”,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日帝对独立运动者的抓捕。如1919年4月23日,日本驻珲春分馆主任秋洲,要求珲春县知事逮捕和引渡“加害”于领事分馆巡查的千基龙等6名朝鲜反日人士。对此,珲春县知事以其已入籍为由,表示“很难引渡”。i1919年12月29日,延吉县马牌村对岸的8名朝鲜总督府警察非法越境,进入马牌村搜捕金银山等4名独立运动者。此时,驻马牌村中国官员立即抓住这些总督府警察,并将它们引渡给日本领事馆,从而保护了金银山等人。ii1929年末至1931年初,吉林公安局因日本领事馆警察的要求,不得不派警察赶赴现场,同日警一起逮捕朝鲜独立人士国民府募捐队长张寒星。交涉过程中,中方因张寒星身上搜出以金彦三为名的归化证,就以他加入中国籍为由,将其监禁在中方监狱。由于中方极力主张,当时日方不得不同意先由中方押走他。之后,围绕是否把他引渡给日本领事馆的问题,双方发生长达一年之久的交涉和纷争。被拘捕的人到底是张寒星,还是归化入籍者金彦三,成为中日双方交涉的焦点。该争执甚至激化到对被拘捕人实行指纹检验的程度。结果,查实被拘捕人的确为张寒星,但是中方不但不承认查实结果,还找出其他理由把“犯人”移交到吉林法院,直到他因病死亡为止,始终没有引渡给日方。
二、朝鲜人入籍有利于朝鲜反日团体的自由活动。“三一三”运动过后,朝鲜独立人士开始在延边地区大力组建武装团体,规模也日益壮大。对此,日帝制定起对延边反日团体进行镇压的方针,通过外交手段,以“出兵”威胁中国,要求中国当局动用军警“取缔”独立运动人士(日帝称“不呈鲜人”)。1920年3月15日,200名左右的朝鲜独立军袭击朝鲜稳城郡柔浦面丰利洞,袭击之后又回到中国境内。于是,日方告诉中方有关反日团体驻扎地点、人数等详细情报,强烈要求中方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取缔。在日方压力下,中国当局派遣程营长率领150人部队前往事发地朝鲜稳城对岸凉水泉子iii进行数日搜查。但报告称,虽然对该地进行了“严密搜查”,却“没有发现携带武器的集团”。iv1920年5月下旬,日方收到有关“军政府”正在建设兵营和武官学校的详细情报后,要求延吉道尹派军队去镇压。可被派军官回报却称,经“搜查”,“未发现”所谓兵营和武官学校等。v除此之外,中国下级官员也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日本人要求。中国地方当局与朝鲜独立团体也不是“讨伐”与被讨伐关系,而是十分友好的关系。例如,因日方施压,延边地方当局派遣200余名陆军从小汪清来到十里坪展开“讨伐”活动,独立军司令官金左镇、参谋长等居然亲自出来迎接中方军队,并以宰两头牛和一口猪招待慰问他们。vi在情报方面,1920年8月19日,孟团长曾暗中派人到国民会军本部驻地告诫他们近一段时间要“潜伏”深山,尽量不要出动军人。vii还有,张作霖曾命令两个月内出动军队“讨伐”朝鲜独立军,由于这次有十余名日军随军监视,难以“宽容”独立军,所以陆营长秘密告知自己的老乡王泽普通过其妻郑氏(朝鲜人)立即将此情报告知反日团体,并火速转告独立军各部队,希望他们去远处躲避。这样,中日共同“讨伐队”每到一处,朝鲜独立军早已远走高飞,只发现一些遗弃的东西。
三、朝鲜人入籍有利于开展反日民族教育。私立学校作为独立运动的重要一环,其反日民族教育成为鲜明而又重要的特点。但若要建立学校,进行反日民族教育,入籍则是首要条件。比如,1910年1月朴茂林等人向延边地方当局呈请组建自治会,延吉知府以朴茂林未归化入籍为由拒绝,并下令解散。延吉府知府陶彬表示:“朴茂林以下30余人若归化于中国,将允许设立自治会”。viii同年3月,归化朝鲜人李同春,朴赞翊、于海等人,经中国官方的许可,在延边地区局子街成立了“垦民教育会”。据资料记载,上述三人皆为早年剃发易服,归化入籍者。ix再如,1917年2月2日间岛总领事代理铃木要太郎在致外务大臣本野一郎的报告中称:“和龙县知事刘懋昭最近向管辖内各村长散发《垦民入籍简章》,一再劝诱朝鲜人归化入籍。《简章》中值得关注的一条是“凡呈准入籍垦民领到部照后,即视为入县公民,依教育部规定教职员资格,有充当县立各校校长及管教各员之权。”x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未归化入籍的朝鲜人是很难建立学校,进行民族教育的。据不完全统计,至1916年12月为止,延边地区私立学校数为157所,学生达3879名。xi私立学校很多青少年基本都投身到反日民族独立斗争当中,成为了反日民族独立运动战士xii。这进一步证明了反日民族教育的重要性,更加证明了入籍对朝鲜独立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