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男权视野下的李白妇女诗(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2 15:4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文华
分享到:

 

  第二类是困于夫权之中的思妇、怨妇、弃妇形象。李白写的女子相思之情的诗尤为多。如描写少女朦胧含蓄的思春闲愁,如《玉阶怨》、《渌水曲》等;描写思妇对在外举仕、漫游、为官以及经商的丈夫的缠绵悱恻的思念,如《乌夜啼》、《久别离》、《代赠远》、《长干行》、《独不见》;或者描写征人妇对戍守边塞的丈夫的不满、关切、思念、希冀,如《北风行》、《子夜吴歌》、《黄葛篇》、《思边》等。这些艳丽多情的女性形象往往对男性抱有一种强烈的思和怨,情感处于热切渴求状态而又求之不得,这些形象,正是男性标榜自身、突出男权中心的体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妇女没有经济地位,不得不依赖丈夫,充当男人的附属品。封建伦理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是对女性的极大压迫,她们无名分无地位,“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中山孺子妾歌》),“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白头吟》),“不叹君弃妾,自叹妾缘业”,被抛弃了却也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女子命运的悲哀实是让人感伤、哀叹。

  李白在用饱含同情的笔触倾诉了妇女的不幸的同时,又写了对男权做出挑战的女性形象。如《东海有勇妇》刻画了一位“学剑越处子,超腾若流星。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的刚烈的女子形象。她有着高超的武艺,通神的剑术,勇敢无畏的精神,面对仇人,大义凛然“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字里行间无不是对勇妇侠义精神的歌颂和赞美。她们身负不共戴天的大仇却无法申冤,才导致复仇行动的出现,李白对侠女勇妇行为的描写其实是歌颂不为强暴的弱者,是对封建社会秩序大胆的挑战。

  此外,还有活泼、大胆、俏皮、佻达的女子形象,如《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她们有着天真纯朴的一面,展现着自己真实的个性。而胡姬这类的形象更是颠覆了男女之间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唐时女性较为开放,不少妇女都走出门外,甚至从事社会职业,如《金陵酒肆留别》有诗云“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吴姬们在酒店里张罗待客不过是当时女性生活的一个表现而已。这些女子的行为都是在努力挣脱着男性给她们的束缚,而去展现自己真实的个性风采。

  总之,在李白笔下塑造的这一系列的女性,从上层贵妇到下层民女,从东海勇妇到弃妇怨女,从女道士到女仙人,从侠女勇妇到女妓,这些形象身上无不倾注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她们作为一种意象被纳入了男性视角和思维模式中,展现着传统男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的信[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

  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571.

  [2]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9:78.

  [3]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M].朱光潜,等,译.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113.

  [4]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37.

  [5] 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88-89.

  [6] 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79.

  [7] 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