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玫瑰与白玫瑰》看张爱玲的女性主义
摘 要:在《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作品中,张爱玲用犀利的洞察力和贴切的语言,对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选择进行细腻描绘,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传统观念的担忧,对新思想的向往,尤其是对女性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本文从《红玫瑰与白玫瑰》作品的内容并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对张爱玲的女性主义进行阐述,分析了张爱玲强烈的女性意识,对传统男性主义的轻视,同时鼓励支持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并且也从一定程度上承认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性,从侧面鼓励女性的独立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女性主义;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在她24岁时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她在这部作品中她用细腻的文笔写出脍炙人口的名言,“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段话,让很多男人对张爱玲“又敬又怕”,“敬”是因为张爱玲能够准确揣摩出男人的心思,并且一针见血地描绘出来,“怕”是因为张爱玲将男人内心的秘密公开的展现给所有人,将男性内心深处的情愫表达地淋漓尽致,把黯淡隐秘的内心展现地一览无余。而24岁的张爱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她时尚,她勇敢,她感性,她具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她对性别具有公正的评判方法。从张爱玲的作品中可以清析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变化历程,她能在字里行间带给人一种窒息的反思。作为早期女性主义的主张者,她的作品耐人寻味,不仅反映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她对传统思想的忧虑和对新思想的向往,更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尴尬处境,反复对其作品进行品读会给人带来深刻的反思。
一、《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作品问世及反映作者女性主义的背景
我国的传统思想仍在占据重要地位,“大男子主义”、“三从四德”等思想根深蒂固,女性的成长、生活和发展仍受到很大的压迫和抑制。当时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运动不断发生,宣扬男女权利平等,生理差异不是造成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原因,要求改变两性差异的现象,对世界范围内的女性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使得女性主义的宣传,女性运动的发展不断扩张。《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对女性主义有着明显体现,这不仅是外在的客观一宿的影响,也跟张爱玲的个人经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张爱玲家庭背景显赫,受过高等教育,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与同时代的女性相比具有丰富的经历和学识。张爱玲在五四运动中成长,受到“倡导女性独立”,“倡导女性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等先进思想的影响。其中,对张爱玲影响最深刻的是,在五四运动时代,无论是统治的一方还是反抗的一方,都要把对女性建构当作资源来利用,同时提倡女性也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张爱玲把握机会,积极进取,从此,女性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的思想深深烙在她心里,决定将其传播扩散,发扬光大。
在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练习钢琴。1932年,随母亲去往法国,然后于193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入伦敦大学远东区,1939年,因战乱持伦敦大学成绩单入读香港大学文科等等。这些个人经历,尤其是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对张爱玲的新思想和女性主义有了巨大的影响和启发。
然而女性主义由于法律等因素会导致不同路线的产生,所以女性主义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行为范围,在这个方面,张爱玲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西方神化的女性形象不同,更与我国传统的对女性的认识有差别。《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小说中讲述的是在佟振保的生命里存在的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子,一个是热烈的情妇……红玫瑰太天真任性,风情万种。白玫瑰是传统女性的懦弱。红玫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她所拥有一切,断然和老公离婚,天真地以为这样做就能和佟振保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当佟振保听到娇蕊的真是想法之后一阵慌乱,在慌乱中把所有自私的想法都暴露了出来了,剩下的只有辜负了。
从客观思想发展环境和自身经历来看,张爱玲对女性主义的认识比同时代女性的女性主义意识要强烈很多,这些大胆的想法、意愿和认识在各个作品中变现得淋漓尽致。张爱玲的作品中总是带着苍凉和苦痛,她深刻了解女性在当时社会发展状态,对女性的地位和价值具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女性是受传统思想的压迫最为严重的群体,对解放新思想的愿望也最迫切,但是处于交接的时代,女性在当时社会传统与现代不能和谐发展的阶段,不能达到传统女性的要求,也不能彻底完成新时代的义务,女性群体存在不知所措的感觉,被迷茫笼罩着浑浑噩噩地过生活。在这种背景下,张爱玲进行理性思考,然后开始大量文学创作,唤醒女性的独立意识,争取平等的权利,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并有“女版鲁迅”的称号。
二、张爱玲内心对性别差异主义的蔑视
张爱玲对性别具有公正的评判方法,与传统思想相比,她内心并不认为女性对于男性而言属于弱势群体,反倒认为女性与男性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张爱玲从内心肯定自身的性别,并不认为女性应该自卑,主张追求女性主义但又不绝对,始终保持公正客观的评价,认为女性的身份具有同样的价值。同时又对传统思想中,“男性占据绝对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进行了否定和对这种无知行为的蔑视。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张爱玲大都以女性为中心进行塑造,对男性的描述都是懦弱、空虚、颓废、灰暗等负面想象,往往给人带来阴暗、压抑、绝望的感受,如《封锁》中的会计师吕宗桢,《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金锁记》的季泽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其中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在对待与娇蕊的感情时自私、虚伪,即使娇蕊为他放弃自己的家庭,毁掉自己的婚姻,不顾世人的眼光和辱骂,纯情地为佟振保放弃一切,但是他害怕选择感情之后从此毁他前程,最终还是选择了“一贯地向前,向上”,无情地回到正常的婚姻生活中,放弃这段感情,做“有条有理,有始有终”的“最理想化的中国现代人物”,向传统妥协。佟振保害怕社会不答应他的做法,不敢尝试,不敢突破,犹豫不定,懦弱无能,回归正常的婚姻生活后,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空虚、压抑,便整天花天酒地,外宿嫖娼,只能靠“常常喝酒,公开在外面玩女人”来度过自己委屈、空虚、压抑的生活。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对佟振保的描述和塑造完全是一个生活在传统和新时代中间,想要拥有新生活又害怕因世人的不解而受到人们的批判,感情世界处于极度尴尬的境地,并且懦弱不敢勇敢面对,选择花天酒地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感情与婚姻,情人与妻子之间的抉择中体现的挣扎,和对感情“偷”与“欲”的矛盾以及在英国的“柳下惠”的经历以及靠喝酒、嫖娼来度过空虚的时光,这些描述都给佟振保勾勒出一个懦弱、逃避、优柔寡断的负面形象,对男性主义进行了狠狠地讽刺和明显地丑化。从侧面表达出张爱玲从内心对传统的男性主义、大男子主义的轻视以及对男性无知懦弱的蔑视,表达了张爱玲强烈的女性意识以及对传统男权主义的不屑,对新时代女性主义发展和推动的美好心愿。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