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
摘 要:后现代主义最先作为一种复杂的思潮而被人们所认识,在其后的发展中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在民族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来展现着其对少数民族文学利弊交织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少数民族文学;影响
作者简介:苏俊(1988-),男,彝族,云南省石屏人,学生,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在读硕士,民族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1
一、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坛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内袁可嘉先生等人大量介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开始,西方后现代主义实际上已经被带到了中国,但后现代主义文本在中国文坛的出现则应该追溯到1985年,也就是被称作“新潮小说”异军突起的时候。当打开莫言、余华、苏童等人的作品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试图用一种别样的语言来向读者展现其独特的叙事态度,作品的主题也是别开生面地关注暴力、流血、死亡、神秘现象、性等,这些正表明后现代主义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为中国作家和读者所接受。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坛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在主流文学中崛起的先锋派小说已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出现的一些后现代因子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作家及读者所关注。
二、后现代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中国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大,位于中国文学边缘位置的少数民族文学也被拖拽进了这一进程之中。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后现代主义更能发挥其影响作用。被全球化笼罩下的后现代主义犹如一张铺开的大网正在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淹没于其中。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学当然也被卷入到了这个巨大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中,后现代主义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少数民族文学产生着影响。全球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让后现代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也具有了多元性,充满了两难选择。
少数民族文学以一种被动的形式被裹入这个进程,没有选择的机会,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无孔不入的经济因素驱使下,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正在以正当的生存权利为由而开始融入现代生活。这一切新生的现代化方式对欠发达少数民族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诗人于坚所说:“全球化正在把过去时代各民族的生活世界连根拔去,也许还没有完全消灭,但各民族显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自己民族的价值观、传统和神灵体系继续持有坚定的自信了。我曾经去欧洲旅行,我惊讶的事情是,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后,在那土地上已经基本不存在云南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更别说当代少数民族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世界正在被全面地西化,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当我写作此文时,无数的汉语知识分子正步入考场,为评定职称而考英语,对于母语为汉语的知识分子,这不是自愿与否,而是制度。”的确,这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作家的心声,也代表了一定的文化诉求,后现代性正在席卷着这些曾经被边缘化的地区。
80年代后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主体的民族文化自立意识得到了深入,给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带来了真正的多样化景观,特别是在各民族的中青年作家中,出现了更多更新的创作思考,开始了民族价值的主动探索。他们主动面对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以新颖的创作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读者领略到了不同的文化,切合了文化多元性这一大主题。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方式正在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电子技术和网络时代的来临让少数民族文学在展示方式上更加快速、便捷,也更加市场化、更加趋向于大众化。据统计20世纪9O年代后期,广西作家中的三位领军人物东西、鬼子、李冯以及凡一平、张仁胜、胡红一、冯艺、林超俊、孙步康、韦俊海等新锐作家,均投入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改编之中。仅2004年,云南就有《蜡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好大一对羊》、《心中的香格里拉》、《梯田边的孩子》、《传习馆春秋》近20部影片和电视剧推向市场。获得了多项国际电影奖和国内大奖,其中包括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等。可以看出,我们正为经济目的而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则正是为了利用它,这样的状态下,表现于具体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则极有演化为创作的市场化、形式化、表面化、浅浮化。这样文学当然在一定的时期内人会受到众多深受后现代精神影响的民众的追捧的,但这则会与经典渐行渐远。后现代主义还以其的解构而著称,这一主义是长此以往必将消解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意识与民族特色,这样的结果是不忍被看到的,也是不愿让其发生的。
三、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启示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后现代主义已经对少数民族文学产生了诸多层面的影响,从创作方式、探讨的主题、批评方式等理论层面到具体的消费实践过程,都有着后现代的影子。面对这一错综复杂的后现代主义带来的种种变化,我们应该寻求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后现代主义从其发端的那一天起,就因其那凌乱、无规则、不确定性等而被世人所了解,现在在全球化语境下,后现代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则更具双重性,我们应该站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立场上,对后现代主义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应该进行批判,与此同时努力寻找它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有利因素,让后现代主义在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中起到积极有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胡铁生.后现代文学的共生与反思——兼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向[J].学习与探索
[3] 李长中.后现代理论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
[4] 张永刚.后现代主义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的影响[J].学术探索,201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