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铸剑》的原型与改编(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4 17:0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庞程
分享到:

 

  其次是增加了眉间尺和黑色人关于复仇的对话。黑色人对眉间尺说:“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黑色人身上拥有反抗绝望的精神,他之所以要为眉间尺报仇,是因为那仇恨也是他的仇恨,他全身上下都燃烧着一团狂热的仇恨之火。他是复仇者,也是自己的仇人,他憎恨自己,渴望在复仇中消泯自己,完成自己。在这种刚健、强悍而又绝望、凌厉的话语中,体现出鲁迅式的生命哲学。这段对话使《铸剑》的表现主题上升到“思想剧”的高度。[17]

  再次是增添了黑色人去复仇途中的描写。“暗中的声音刚刚停止,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呵呵!’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起眉间尺的头来,对着那热的死掉的嘴唇,接吻两次,并且冷冷地尖利地笑。笑声即刻散布在杉树林中,深处随着有一群磷火似的眼光闪动,倏忽临近,听到咻咻的饿狼的喘息。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最先头的一匹大狼就向黑色人扑过来。他用青剑一挥,狼头便坠在地面的青苔上。别的狼们第一口撕尽了它的皮,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他已经掣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间尺的头,和青剑都背在背脊上,回转身,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狼们站定了,耸着肩,伸出舌头,咻咻地喘着,放着绿的眼光看他扬长地走。他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发出尖利的声音唱着歌。”凌厉惊挺的笑声蕴含着无穷的刚毅、自信和激情,凶恶的狼所象征的意蕴更是复杂。一方面,狼是凶恶的、贪婪的,但是它的反抗又是坚定而残酷的。狼为了求得生存,义无反顾地冲向目标,这和黑色人坚毅深沉的复仇信念出奇的相似。狼野性的嚎叫,仿佛在吹奏一曲美妙粗犷的复仇之音。

  最后是增加了三首歌曲。第一首是黑色人带着眉间尺的头和剑向王城进发时唱的。第二首是黑色人让国王准备金鼎,把秀发长眼,皓齿红唇,脸带微笑的眉间尺的头扔到鼎里时所唱的。第三首是眉间尺的头在鼎中绕着水一边高一边低来回游,忽然睁大眼睛,漆黑的眼珠显得分为精彩时唱的。这歌声忽起忽落,忽转忽断,有“石破天惊逗秋雨”“昆山玉碎凤凰叫”的险急和“神血来凝身问谁”的悲壮孤独激越。古往今来,生命尽头的绝唱歌曲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感人至深的。荆轲刺秦王时所吟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激昂,嵇康所奏之《广陵散》,唱到地老天荒。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2页。

  [2]《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59页。

  [3]赵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吴庆峰校点,见《二十五别史》第六册,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0~21页。

  [4]袁康、吴平编,《越全书》卷十一,吴庆峰点校,见《二十五别史》第六册,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58~59页。

  [5]《鲁迅全集》第2卷,参阅注释2,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36页。

  [6]参阅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参阅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8]《史记。秦始皇本纪》

  [9]贾谊《过秦论》

  [10]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1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9页。

  [12]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9页。

  [1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9页。

  [14]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9页。

  [15]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9页。

  [1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四章)汉魏六朝志怪书的神秘主义幻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126页。

  [17]丸尾常喜《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的铸剑》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3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