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锐《厚土》系列小说的叙事视角
摘 要:读者对于小说的阅读接受程度和小说的结构深受小说叙事视角的影响,叙事视角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李锐在《厚土》系列小说中巧妙转换叙事视角,不局限于根据文本的悲剧意蕴运用某一视角,而是根据写作的需要综合的运用和转换视角,这让小说在叙述上极具特色,是对叙事技巧的运用作出的新尝试,也是《厚土》在艺术上获得极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李锐;《厚土》;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1
《厚土》是作家李锐写的一组七篇副题为“吕梁山印象”的集束短篇小说的总题目,发表以来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它是李锐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地位。作品中对于叙事视角的巧妙转换新颖而独具特色,是其能成为短片小说经典的重要原因。
叙述视角与作品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密切相关,读者对于小说的阅读接受程度和小说的结构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怎样的叙事视角。《厚土》系列小说的叙事“往往根据其文本的悲剧意蕴的表达而选择相应的叙述视角。”[1]而且,李锐在《厚土》的视角选择上不局限于根据文本的悲剧意蕴运用某一视角,而是根据写作的需要综合的运用和转换不同的视角,这是作品拥有无限艺魅力的重要因素。
叙事视角被热奈特较为简明的划分为三种类型:内焦点叙事、外焦点叙事以及无焦点叙事。《厚土》系列小说中,许多数作品经常通过某个情节中人物的意识实现主观色彩在作品内容中的渗透。以这种方式叙述的有《假婚》、《看山》和《古老峪》。它们都是通过一个情节人物的视角去感觉事件与获取“印象”,其关于主观感党情绪和印象性自始至终统领着作品。但是,《厚土》系列小说没有完全在内焦点叙述的基础上构建,这里所说的内焦点是从小说中人物关于其他人物和事物的印象中观照他,也就是说,我们以人物对于他身边的直接意识里去理解人物,而不是从人物内心的角度去观照他。很显然,《厚土》系列中的小说,没有任何一篇始终从头到尾贯彻了这种叙述的原则。在小说中,那些对于内焦点描述十分出彩的地方,常常不能保持从头至尾一贯的模式,而且某些时候,甚至依赖于对内焦点的超越以加强应用所引起的“印象”。例如,在《古老峪》这篇小说的末端,工作队的队员所看到的景象属于内焦点叙述。然而,作品中的结束句却转为外焦点叙事,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仿佛”这个词语所表明的,即叙事者是不了解主人公的真实内心想法的。由此可以发现,如果只是依靠内焦点叙述,《厚土》系列小说就不会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而实际上,在叙《厚土》的叙述上,恰恰是运用了使得情节和人物有限制的内焦点叙事来展现所发生的事情,由此表现对于人物的独特而又浓厚的情感,并以此把读者带入到那种似乎几近现实的“个人”印象中,更为偏重客观真实的描写与表现事件在人物内心所触发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的历程,不能单一的用比较狭义的内焦点来概括。
此外,李锐在《厚土》中对于视角的选择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各方面。对于面对实质上是纸上的无数系列符号的读者来讲,以人物和情节为着眼点的心理分析,往往都难以让读者对于作品和人物产生栩栩如生而又较为完整的印象,要想获得一种全面的生命印象就必须保证有超主观印象的大量的叙述信息,这种叙述要在完全展开亦或是描写细节的叙述的基础上才会出现。所以,在《古老峪》这篇小说中,如果前面的部分没有超越于主观印象的大量叙事信息,那么读者在小说结尾的部分,就不可能从工作队的队员关于土垣之上的夕阳晚照的“直接印象”中体会到、联想到那种无法用言语来传达给读者的东西。所以,在《厚土》中应用有所保留的内焦点视角和不完全的外焦点视角进行写作上的调节,能够完整的表现出小说中的“印象”。例如,在《锄禾》和《合坟》中,内焦点视角和外焦点视角的交替运用对于小说的成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这两篇小说中,好像全没拥有确定的内焦点,然而却都有程度不同的着眼点。在《锄禾》中,全部叙写是部分的内焦点视角和受限制的外焦点视角的混合应用,这是不完整的叙事,却让我们主动去推测、估计作为小说主角的老支深邃的内心心理。因此,小说中的事情和人物内心就让人感觉十分微妙,经得起反复的咀嚼。但是,《合坟》中着眼点并不是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而是这篇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支书老伴,她时隐时现于整个合坟的过程之中,只是一个见证人。但是,因为有了她的存在,这就给合坟这件事在感情基调上打下了一个忧郁、凄楚的基调。所以,《厚土》中的各篇小说虽然并不是都拥有内焦点叙事视角,却全部拥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明确着眼点。这些着眼点能够极大的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使得小说往往能够用最为戏剧性和感染力的方式把时间的影响展现出来。另外“作者可以使自己的感情及倾向性以着眼点作掩护巧妙地浸化到叙述中去而少留叙述者的痕迹。”[2]因此,《厚土》系列小说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不是刻意地去追求一种单一的内焦点叙述或是外焦点叙述,而是把内焦点和外焦点有机结合和转换,这使整个系列小说获得了叙述上的极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秀红.浅析李锐小说的叙事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8.
[2]陈坪.论《厚土》叙事方法的得失[J].晋阳学刊,1988(4):10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