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仓央嘉措《情歌》的思想性
摘 要:仓央嘉措的《情歌》在藏民中的普遍传唱,除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其诗歌所蕴涵的丰富思想内容。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对其思想性作以梳理。
关键词:仓央嘉措;情歌;思想性
作者简介:薛淑予(1974.10-),女,陕西延安人,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2011级),研究方向:文艺学(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1
仓央嘉措的《情歌》之所以能在藏区广泛流传。除了其通俗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旋律、浓厚的生活气息,还在于其《情歌》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心声,展现了进步的爱情观,能够反映深刻社会矛盾的现实问题。
1、对社会矛盾的揭露
他的诗歌虽大多涉及爱情题材,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比较狭窄,不像小说、戏剧、史诗,多侧面、多角度,宏观、深刻地反映具体社会现实。但其《情歌》从另一个侧面触及了封建农奴制基本问题。那就是对于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矛盾的深刻揭露。
在封建农奴制的社会里,农奴的人身自由完全依附于农奴主。森严的等级制度,残酷的剥削,多如牛毛的差役,永远还不完的高利贷。更为严酷的是农奴主还握有农奴的生杀大权。他们可以任意对农奴施行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农奴们又怎敢奢望什么自由,更何况是像爱情、幸福这样的美好愿望。正如仓央嘉措诗中所写:“情人艺桌拉茉,虽是被我猎人捉住的;却被大力的在长官,那桑嘉鲁夺去了。”(第28首)[1]这是对上层贵族强抢民女暴行的血泪控诉,更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愤怒声讨。
2、对教规、封建统治的反抗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仓央嘉措的《情歌》才具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如:“我默想喇嘛底脸儿,心中却不能显现,我不想爱人底脸儿,心中却清楚地看见。”(第17首A)他基于自身的经历、本性对于教规进行反抗。从小生活在宁玛派家族中,自由、随意的生活方式,在他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他的《情歌》正是这两个教派思想斗争的产物,促成了他的“叛逆”,也是他唱出“叛逆之歌”的主要原因。当然,枯燥、沉闷的佛经学习与他虽身居高位却无实权,被当做傀儡架空的现实状况也是他反叛的一个重要原因。《情歌》具有反教规、反禁欲的思想性。
他的反抗触及到了落后、黑暗的西藏农奴制的社会现实,在更宽广的层面上唱出了广大民众群众的心声。他以他作为宗教和政治统治的崇高身份,替敢怒不敢言的农奴说出了他们不敢说、不敢想的话,表现了农奴对于封建制度束缚人性自由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也表现了广大民众对于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望。
3、对进步爱情观的弘扬,对于人性的慰藉
在封建农奴制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她们不仅要受到政权和族权的压迫和剥削,还要受制于神权和夫权,不仅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还经常遭遇强抢明夺的暴行,在厌腻之后再遭遗弃。在仓央嘉措的《情歌》中,妇女被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他欣赏女性的美,尊重女性的人格和情感、肯定爱情的价值和意义,把爱人当做珍宝般珍地惜。仓央嘉措诗中有少年对爱情真挚、专情,如“若非死别,决不生离”(第21首);有面对强大的压力绝不妥协,如“柳树爱上了小鸟,小鸟爱上了柳树。若两个爱情和谐,鹰即无隙可乘。”(第58首),有对自己的行为坦然承认、毫不隐瞒,顶着世人的流言蜚语也仍然要去见心爱的女子勇气,如“住在布达拉时,时瑞晋仓央嘉措”(第50首B)、“在拉萨下面住时,时浪子宕桑汪波”(第50首C)。他的那种不分贵贱、不讲等级,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的爱情观,描绘了一种理想、纯真的爱情。
仓央嘉措的情歌对广大民众是巨大的鼓舞,也是对于人性的慰藉。在那个格鲁派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面对那种苦行僧似的修行,仓央嘉措通过他的诗歌,让人们认识到自由和爱情的重要和美好,人们在传唱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人世间的温情,抚慰了饱受宗教压抑的人性,使他们敢于发出对于黑暗现实的不满,敢于去想象、去追求理想的幸福。
4、较强的人民性
仓央嘉措情歌能够在这么广的范围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被广大民众所喜爱,归根结底还在于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人民性,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仓央嘉措的《情歌》既具备高超艺术技巧,又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和民族风情。他用人民群众所熟知的民歌体裁、用人民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用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表情达意技巧、简单而质朴的语言,真实地传达出了他们的心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情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民间生活的沃土。他早年生活在民间,和广大平民一起活动、一起劳作,对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深入的了解,因而能够在诗中一定程度地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能够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明白人民群众真正的需要、真正的渴求。
《情歌》所以广泛流传,还因为仓央嘉措独特的身份。作为当时占据统治地位格鲁派宗教的领袖、西藏政权名义上的统治者,他的一举一动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在西藏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使他的诗歌得到广泛的流传。人们从他那里得到的感动、对他的崇拜,在另一种层面上也促进了他的《情歌》的传播。
仓央嘉措的《情歌》中所具有的反宗教、反封建的社会意义,既反映出了民众共同心理诉求与普遍需要,也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富有强大的生命力,是藏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注释:
[1] 本文即以于道泉先生的译本为主要依据,引文亦多出自于译
参考文献:
[1]黄皓,吴碧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意三百年[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4
[2]段宝林.西藏仓央嘉措情歌的思想艺术[J].北京大学学报,1979
[3]陈庆英等编.历辈达赖喇嘛生平形象历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