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元杂剧《西厢记》中的评论干预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4 17: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辉
分享到:

 

  摘 要:从文体上说,《西厢记》是元杂剧,同时也可归为说唱文学。笔者认为,元杂剧不仅仅是案头作品,因为它们的呈现形式是由舞台承载,由演员表演的。那么,在用“杂剧”文本模式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就不得不考虑到演员的演述问题。同时,作者的评论干预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西厢记》出发,探讨其中的评论干预。

  关键词:《西厢记》;评论干预;艺术

  作者简介:李辉(1988-),女,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古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2

  从《西厢记》文本出发,其中不仅有唱词,而且有说白,科。不仅有作者自述,同时还有演员演述,作者评述。那么,这里就关涉到“代言体”这个问题。代言是“作家运用一种语言表现的取述角度和话语表达形式”。1那么,笔者认为,元杂剧不仅仅是“代言体”,而且是“演述体”。可是,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的演述语言不仅有“剧中人”的语气、语态,同时还传达出了作者的评论,所以,演员是受了作者的“支配”的。笔者从这点出发,论述评论干预艺术。

  一、人物自评

  剧作中给读者传递信息是必然,在元杂剧这种演员演述的形式下,作家们采取了很巧妙的方法进行传递,即让演员自述其基本情况。

  (一)张生自评

  《西厢记》中第一本第一折,正末扮张生上场,【混江龙】中唱到:“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乘不遂男儿愿。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2张生的这样一段唱词,给听众展示了他的二十年寒窗苦读,却终难进入仕途的经历。第一本第二折中,【石榴花】唱道:“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3这一段唱词,给出了张生的家境信息,以及张生的品行,听众通过演员这样唱便自然地了解了剧中人物的信息。

  (二)莺莺自评

  在王实甫笔下,莺莺算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的人。她见了张生后,心生爱意,然而却不能和张生相见相恋,内心愁苦。第二本第一折中,【仙吕八声甘州】唱到:“恹恹损瘦,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个黄昏?”莺莺的这样一种状态,在作者的写作思维中,其实本来应该自己说出来,但是作者选择了让莺莺自述,借莺莺之口进行表述,那么,这样两段唱词,就形象地,尽致地给听众展示了莺莺害了相思病后的状态。这些唱词,较之当下的白话要经典很多,更能使我们当下读者体会到这种相思之苦。

  (三)红娘自评

  红娘的形象,在一般人看来,尤其是在作者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下,红娘作为小姐的丫鬟,应该是不敢自作主张的人,是“服务型”的人才。但是,在王实甫笔下,这个红娘却并不一般。她聪明、直率、耿直、不惧怕权威。第三本第一折中,【幺篇】唱到:“我虽是个婆娘有气志。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恁的呵,颠倒有个寻思”。这些唱词,借由红娘自己的声口,传达出信息,使听众在自然之中就感受到了红娘这一人物形象。

  二、人物互评

  人物互评,在笔者看来,更是元杂剧演述形态的又一重要表现。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互评引发的听众响应要比自评多得多,因为别人的评价,从心理接受方面上来讲,更加为人们所重视。剧作家们选取了让剧中人相互评论的形式,效果明显。

  (一)、主要人物对张生的评价

  在第二本第一折中,听众借由莺莺的声口,听到了莺莺对张生的评价,【寄生草】中:“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4这样一段评价,使听众知道了张生的相貌、性情、才学,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似乎比人物自述引发的回应更加强烈。第四折,红娘评价张生的人生,在【调笑令】中她唱道:“功名上早不遂心,婚姻上更反复吟吟”。5红娘的这样一句简单的评论,听众却从中感受到无奈的深沉。

  (二)主要人物对莺莺的评价

  第一本第一折,张生在【上马娇】中评价道:“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这寺里遇神仙!”6第三折【调笑令】中:“我这里甫能、见娉婷,比着那月殿里的嫦娥也不恁般撑。”7在张生眼里,莺莺恰如神仙一般。莺莺这样的面容、姿态,从张生的声口中说出来,比作者自己叙述,听众的感受要深切得多。第三本楔子中,莺莺害了相思病,红娘在【仙吕赏花时】中,从侧面评论道:“俺姐姐针线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春恨压眉尖,若得灵犀一点,敢可医了病恹恹。”8红娘的侧面评论,形象地展现了莺莺的相思之苦,莺莺的这种情态,使听众感受深刻。

  (三)主要人物对红娘的评价

  第一本第二折中,张生在【小梁州】中评价道:“可喜娘的庞儿浅淡妆,穿一缟素衣裳;胡泠绿老不寻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张郎。”【幺篇】中,“我将小姐央,夫人怏,他不令许放,我亲自写与从良。”9张生的这两段唱词,从侧面衬托出了红娘的貌美,也从侧面衬托了红娘的耿直性格。张生对于红娘,笔者认为,并没有儿女之情,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