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唐诗中的酒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4 17: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语涵
分享到:

 

  摘 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在中国古代,不仅是重要的物质饮食文化,更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唐诗中写到酒的诗篇很多,诗酒相生,美酒催生的唐诗不可胜数,酒在唐诗中的表现可谓蔚为大观。笔者综合考察唐诗中诗酒相生的情况,揭示酒对文学创作的激发等作用,并重点分析唐诗中有着突出文化意义的欢聚之酒、谴愁之酒等现象。送别欢聚的宴饮,谴愁壮怀的把酒,具有无限诗意的唐诗之酒,从这里展开。

  关键词:唐诗;酒;酒文化;饮酒诗;酒神精神

  作者简介:刘语涵,1987年生,女,籍贯:重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文系教师,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2

  浩如烟海的唐诗,浸润着悠悠酒香。琴酒隐逸,诗酒自适。欢聚饯别须有酒,谴愁壮怀亦须酒。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何处难忘酒?宋人朱肱所著《酒经》,开篇即指出酒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不可或缺:

  “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 ①

  社会百礼,无酒不成。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三教九流,无不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悲欢离合总是情,交际应酬,生活百态,酒的踪迹无处不在。个人从出生到离世,婚丧嫁娶,金榜题名,送别欢聚,都伴随着酒。酒是俗世欢伯。无论是踌躇满志、春风得意,还是穷困潦倒、落魄失意,酒都是最好的伴侣。时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时而落魄江湖载酒行。骚人墨客,宽心遣性须诗酒;赳赳武夫,醉卧沙场满豪情。酒亦是隐逸之物,修仙求道,寄形山林,酒为般若汤②,亦是长生伴。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无不美酒潺潺、酒香四溢。中国人对酒的热爱,已经浸润到了灵魂深处。或金樽清酒,或瓦盆浊醪 ,酒中趣在酒,亦不尽关乎酒。③

  唐诗中酒境万种,酒情万千,此处选择笔者认为最突出的欢聚之酒、谴愁之酒加以论述。

  一、宴饮欢聚之酒——“堂上陈美酒,堂下列清歌”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季峤《饯骆四二首》)④

  宴饮欢聚,乃人生一大乐趣。新知故交,置酒庆贺。

  唐时宴会多有歌伎佐饮,以增宴饮欢愉。歌伎作陪,莺声燕语,轻歌曼舞,为席间一大风景。风流如李白,席间饮酒必是尽量有歌伎做伴。如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二》 ,即描述了宴饮之时歌伎做伴的场面。美人美酒,清乐清音,君不饮酒,却是待何?辜负花月美景,良辰今宵。美人易老,年华易逝,劝君早行乐,饮酒享清歌。酒是享受人生必不可少的伴侣,充实了人生密度。

  大唐气象,雄浑厚重,宴饮席间多有流行剑舞者。 表演剑舞之人,或是参加宴饮之人,或是专门的舞者。酒酣起舞,慷慨豪放,刚柔并济,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比如韦应物与岑参两首剑舞诗,皆为饮者酒酣拔剑起舞。“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韦应物《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酒的特性,使饮者紧绷的生命之弦得以舒缓,从约束压抑的日常礼法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杯酒下肚,豪情满怀,放荡不羁,忽忘形骸。在酒精的刺激下,腰间的剑如血管中的血液,热辣滚烫,跳动不安,非得舞上一番才能尽兴。酒后剑舞,酣畅淋漓,不仅是酒在身体的挥发,更有因酒激起的满腔热血在心胸沸腾。建功立业,边塞苍凉,在这样的宴会之上,烈酒只有与剑舞相结合,才能一抒英雄壮士心中的万丈豪情。比如李白,性嗜酒而少习剑术,酒后兴之所至,也常有拔剑而舞的情况。然而此中情形,并非总是欢愉。

  酒酣之人,可能上一刻还沉醉于宴饮美酒所带来的欢畅与豪放,斗酒欢谑、剑舞高歌;下一刻忽而忆起心中或萦绕于心或久藏未启的伤心事,或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或年华易逝、老之将至。酒的迷醉使人情绪高涨的同时,也使人情绪思维极端化、跳跃化。未饮酒时尚能以理智自持、隐忍于心,然而在酒的浇灌之下,“本我”战胜“超我”,理性让路于非理性。备受世俗压抑与自身约束的真实情感,在酒的作用下,挣脱了外界的压抑与自身理性的束缚,获得暂时的解放。有人狂欢有人愁,有人酒后吐真言,有人醉后多恸哭。如李白《玉壶吟》:“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酒,并非移人性情,更多的是昭示本源的自我,释放真实的“本我”。所以礼法社会下,多有饱受礼法压抑之人,为追求心灵的自由,选择在酒中任情恣肆,悠游醉乡不知归路。

  唐时宴饮席间多有劝酒,言辞亦多出奇思。唐诗中有很多精彩的席间劝酒诗,其中多以生命短促、劝君早行乐为名,劝酒于席间客。比如李白、白居易和温庭筠都曾作劝酒诗,⑤诗风不尽相同,但大都以此为主题。诗人名为劝他人饮酒,实则劝慰自己,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诗人多忧叹人生苦短,盛年易逝,抓紧现世时光,或行乐、或建功,只在今生,而非寄情于虚幻的来世。对生命的执著与对年华易逝的悲歌,情深意切,人同此心,超越了具体时空的局限,具有深刻普遍性。而儒家的死亡观念,集中体现在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对现世生活的关注是儒家的传统重心,不同于东西方宗教皆致力于探求死后的世界。经过魏晋人性觉醒,唐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更为深刻。人活于世百年间,悠悠天地自长存。人非金石,却似飘蓬。有人求仙服药,期望增加生命的长度,然而昔人今何在?死后的世界长久以来处于黑暗的未知的状态,因此现世生活每一刻都显得如此珍贵,却又总是稍纵即逝。对生命的执著与热爱,强烈而热切;对时间易逝的忧患叹息,哀婉而多伤。

  正如王瑶在《文人与酒》中分析汉末饮酒之风大行的原因时指出,时人纵酒,是认识到与其徒劳增加生命的长度,不如饮酒享乐以增加生命的密度⑥。同时魏晋时人饮酒也有与政治抗衡的含义,如竹林七贤的饮酒,只是后来一般人的饮酒,“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很多了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⑦饮酒之风于魏晋大为盛行,同时饮酒也渐趋高雅化、高尚化。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唐诗中饮酒诗大量出现的现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