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彻私宅园林及其文学活动探微
摘 要:明代甬上以张时彻为中心,形成私宅园林模式文学聚会。以张时彻《芝园定集》和胡文学《甬上耆旧诗》诗文为研究对象,可知私宅园林中文学活动之频繁和兴盛。这些文学活动对甬上诗风兴盛、文士间文学交流和张氏子弟的才华培养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张时彻 浙东 雅集 文学活动
张时彻(1500—1577),字维静,号东沙,又号九一,鄞县布政张家潭村(今属古林镇)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兵部武库员外郎、江西按察副使、山东临清兵北副使、福建右参政、云南州邑、山东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四川右副都御史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遭严嵩排挤而落职。嘉靖三十五年(1556),张时彻归甬,此时他年富力强、心系朝廷,却只能做个寄情山水的闲人,这背后心酸与无奈的心情,恐怕只有同样遭遇的好友范钦、屠大山二人能够理解。张时彻其后多居于甬,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文会雅集活动,甬上士子诗酒风流的优越私宅园林生活场景一览无遗。因此,要探究浙东私家宅院文学,张氏文学沙龙理当纳入我们的考察范围。
一、激扬诗兴的雅集之所
时张时彻地位和名望较高,财资颇为丰厚,甬上坐拥近十所私家别苑:茂屿山庄、武陵庄、清溪别墅、月湖精舍、宝纶堂、燕翼堂、萧园、心远堂、望田楼等。其常常呼朋引伴,宴集于别业。其中在茂屿山庄、武陵庄、玉芝堂(即萧园)、涵碧堂(即燕翼堂)、月湖精舍作下较多诗文,尤以茂屿山庄和武陵庄为盛。
茂屿山庄在宁波东钱湖西南(今云龙镇东),张时彻偶与众人出游东钱湖,购置这幽境之所,在对原破败房屋进行改造拓建后,命名“茂屿山庄”。据其描述设施齐全、清幽雅致:“左为厅事四楹,为宾燕之所。……堂之后为楼,四面空旷,引睇无际,昼则清泉泄于石根,长虹栖于木末,触目雅靓,种种可怿,夜则挂星斗于檐阿,丹霞绚彩,皓月流光,乘户牖而入,交影床榻间,题曰聚奇楼。”于植物园建亭,历历可见龟山、蛇山、琴山等周边诸山,故沈明臣题为“品山亭”。亭后石池,可观群鱼嬉游。池后建屋四楹,环以周廊,客至挥麈谈玄,曲肱寄傲。茂屿旧所经张时彻妙手整修后,馆宇楼台、山亭水榭、林田池泽一应俱全。园内杂植大量果树花木,畜养动物,颇有逸趣,其与众客往往乐至忘形其间,恰如其诗云“一自白云邀鹤驾,但从绿野狎鸥邻”。
武陵庄在鄞西横街镇林村武陵山下,“其山则有武陵、圣公、圣女、前凰、后凰、杨岙、潘岙,其水则有桃源、灵泉、庄溪、罂湖。”张时彻曾先行购置林村花庄与小庄,以为前者太华,后者太陋,皆弃之不用。后相中武陵庄“不华不陋,颇为雅饬”。张时彻稍加修葺此庄,题名“武陵庄”,预示似刘阮所遇仙境,又暗示主人烟霞之癖。登庄中茹春亭,一园风物尽览,“每挟客以至,于斯觞焉,于斯咏焉,于斯语焉,于斯啸焉。”“荡兰桨,入村庄,绿竹为杖,白石为床,丹霞为衣,黄精为粮,禽声以为管弦,百卉以为锦障……盖妄意至人之仿佛,而摈尘寰之龌龊者。”道家以超凡脱俗,至无我境界,顺应自然而长寿之人为“至人”,武陵庄应是张道家情怀的体现。甬上诗人纵情其间,其中到访武陵庄最多的应是张应辰和沈明臣。
二、文会雅集的群体互动
张时彻平日“燕居必冠,貌庄而过”,注重仪表。文聚亦“集郡中名士,客俱盛被服雍容……门外车从交错”,颇具排场。众人咏和山水精幽多在茂屿山庄和武陵庄。以到访次数和“同诸彦”、“燕集”、“次韵”、“限韵”等诗题进行归类统计,茂屿之文聚多达二十五次。《定园芝集》中“几至茂屿山庄”就有十九次,另外六首诗不明具体。张时彻一至山庄作《品山亭》《聚奇楼》《款仙所》《舒啸台》《步虚亭》五首诗,《茂屿山庄记》一文,而《十六至茂屿庄二首》和《十六至茂屿山庄(偕竹墟省庵)》二诗,应为同一次。至于武陵庄之文会活动有十六次,“几至武陵庄”有十二次,一至、二至以“初至”、“再至”为先后顺序,剩余四次并未指代具体次数。其中《武陵庄即事六首》与《武陵道中即事十首》为同一次,时张兴致很高,作下十六首六言绝句。另外其他私宅别墅中的文会活动亦很频繁,据笔者统计,山亭十四次(山亭可能在萧园或者燕翼堂);玉芝堂九次;月湖精舍八次;涵碧堂五次;心远堂五次。可见张时彻私宅园林诗酒雅集之频繁。
文聚名士颇多。“凡集茂屿者二十八,集武陵者十五,可谓极宾从文藻之盛”,其中文士多游过茂屿山庄和武陵庄,数据重叠故而无法考证具体名单。据《芝园定集》和《甬上耆旧诗》统计人员:范钦、屠大山、沈明臣、包大、张时敏、张应辰、沈汝璋、包大中、李生时、高瀛、李生容、杨持哉、李生源、张子、张子中、倪、杨明、卢叔麟、李生太、戴良才、洪谟、鲍道亨、张、王嗣、钱公达、包至、范九、屠隆、余寅、吕时、黄元恭、卢、谢等。皆为清一色地方文人,虽社会地位有高下差别,但文聚之帖将他们聚集一起。张时彻的私宅雅集,虽有丝管而无佳妓陪坐,汰去了香艳色彩,因而与吴中等地的文人集会必有“丝竹管弦、红妆夹坐”颇为不同,更为纯净雅致。某次屠隆未参加茂屿文会,随后致信张云:“昨闻司马挟诸君复作茂屿游,山灵喜可知也。独念不肖不得从,神与俱去。山中回,名篇定富,容载笔以请小渎。”遗憾之间可见其对茂屿文会的向往。
张时彻尊客,诗中常称客为“仙朋”、“仙客”、“青眼客”、“风雅客”。庄宴之客不重年龄与地位,沈明臣小张十六岁,然“时张时彻方主文盟,最推重先生(沈明臣),岁时伏腊,非先生至不欢”。李生威有气节而家境贫寒,“揽敝衣直上坐,既罢,门外车从交错,独公从一髯奴,而别,张公(时彻)目送,久之曰:‘此真长者客也。’”且不重世俗偏见重才气,讲究意气相投。卢“性嗜奕,嗜”,张亦不忌讳,邀与成席;李生寅“布衣风格,当在孟浩然、秦系之间”,“张大司马亦心重先生,每有所品目,辄言‘吾与沈嘉则、李宾父二先生同之’”。因此,往来私宅的文人自然络绎不绝,诗风之胜传为一时佳话。张时彻私宅园林的文会活动,代表了明代浙东士人诗性生活:四时皆宜聚会,或雨赴茂屿,或夜宿武陵,兴之所至,情之所至。以次韵、得韵或拈阄分得某字酬唱吟诗,或歌或赋。
如其言“呼童命酌,佐以清谈殇行,无笑兴尽乃罢,或醉或不醉,主人弗问也,濡毫赋诗,或即席成篇,或累牍不绝,八叉七步,盖未足相雄长”。且文聚密集,节日或节气前后更是必不可少,“司马公家居,每三日必召客”。其诗题亦可见,如《八月十一燕东明山亭玩月》(十一日)、《十四夜与吴山人侍月》(十四日)、《中秋夜燕竹墟山亭》(十五日)、《十八夜山亭燕竹墟东明二首》(十八日),虽文聚不尽在张之宅,但亦可见其与文士之间酬唱活动之频繁。
三、集体唱酬的精神取向
张时彻私宅文会活动最大特色是游与赏结合。山庄景物绝佳,客者浓厚兴致,诗文多兴崇尚山水。有客问:“景物有尽,而赋咏滋多,何古今人不相袭乎?”张时彻答曰:“景物有尽,而聪明无尽,以无尽用有尽,是以无尽。”触及物我之关系,更多以主体心灵去开掘外景的无限性。
纵情山水、歌唱隐逸是诗酒文会的主旋律。其《再至武陵庄同顾沈二子作五首》(即二至武陵庄)之一,“只为贪春色,三旬两度来。编花团成障,叠石乱成台。绿竹交诗榻,青山落酒杯。已知尘世隔,那复问蓬莱。”介绍了武陵庄基本情形,春色宜人、繁花山石相映成趣,此月已是二度来。以竹渲染情趣高雅,青山倒影酒杯之乐趣,已然清幽山水洗涤俗世之累,有仙境之悟。山水之美颇多观照清幽、情趣之景,“松乔此日逢,春天来颧鹤”,“地僻烟霞古,林深鸟雀多。”其中又以描烟霞之景、闲情隐逸情怀最佳,“雾阁云窗开窈窕,花林竹径锁潺”,“抚松看鹤下,拨藻见鱼游”,“入壑恣幽寻,登冈展遐瞩”。张之宅如逃离尘嚣的胜地,驱散了甬上士人心中的抑郁与不平,承载着他们山林隐逸的理想,因此多雅致超脱之句,“长啸希阮籍,尘视王侯封”,“野猿林鹤休相讶,聊以东栖暂息舆”,“我亦懒同嵇叔夜,几时重借石床眠”。众士亦自称“烟霞客”、“猿鹤宾”、“天地一闲人”,比于谢灵运、陶渊明、阮籍、刘阮等,亦多以山水之乐比于“辋川”、“瑶台”、“仙境”,隐逸之情不言而喻。
与会诸君亦有田园之趣,“面面列芙蓉,桃杏当年种”,“渔来卖鲜鲤,客有馈生鹅”,果树牲畜、名卉青山的组合亦不突兀,眼界之所见,尽数入诗,唱和随心所欲,视野之景即诗歌之绘。山庄作为封建地主贵族私有制经济的产物,既是依山傍水、风光佳胜的清幽之地,又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农业形式,“佳景会不尽,毕趣同辋川”,农事生活之景,“山中有好怀,三时熟新田”,如皆呈现于前。
文会雅集虽少名篇之作,但也有一些练词研律、意境不错的作品。宅院活动范围、内容有所拘束,则竭力新巧出奇,沈明臣诗“纷纭各有献,回合成比邻”,以众山殷勤献媚,品山亭方呼之欲出;张时彻“屋外松枝全刺日,林间荔服半裁云”将静景赋予豪壮气概,“刺”、“裁”二字妙意皆出。下以张时彻、包大、洪谟在十四至茂屿山庄之诗为例分析。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