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研读对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的启示
摘 要:大学语文课承载了对生长军官人文素质培育和提升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提升、强化学员的人文素质修养。文学经典研读在这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学员在经典研读过程中除了获取文学知识外,还能有效加强对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长军官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目标的确立,以及对大学功用的理解等方面着手,让文学经典研读更好地融入到深层,从而影响并提升学员的文化自觉意识。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经典研读 生长军官 文化自觉意识
大学语文是军队院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门公共课。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语文主要是针对已经经过语文课程系统学习的学员,旨在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如听、说、读、写等。而针对军队院校学员是未来的初级指挥军官这一特殊角色身份和地位,大学语文更加注重承载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的培育和提升作用,如在具体实施方面更加注重提升学员的人文素质修养、具体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实施科学化和人性化带兵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修养。
一、近五年大学语文经典研读情况分析
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正是基于这个目的开展实施的。从2007年军队院校正式引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以来,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主要以文本分析(包括文学常识在内。下同)、阅读理解和写作应用三种形式为主,试题中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为85:15。考核方式统一为闭卷。下表中为2009—2013年的考试成绩分布统计情况:
2009年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和成绩分布情况为: 如2010年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和成绩分布情况为:
如2011年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和成绩分布情况为: 如2012年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和成绩分布情况为:
如2013年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和成绩分布情况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大学语文的考试成绩相对来说在良好阶段(相对于数据中的中间段)比较集中,尤其是写作应用部分,能够行文突出的学员比例极低,绝大部分的学员秉承“不跑题”、“能写完”等原则,因此,在行文前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另外,从这部分的得分情况看,更突出的问题还是在于平常练习的缺乏。根据笔者日常布置作业的情况看,作文题(多为自主命题形式)和文本分析题大约各占50%。但是学员的作业情况很不乐观。大约60%的学员存在糊弄现象,1%的学员甚至还存在全部抄袭现象,35%的学员没有明确的思想主题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不能充分展现个人观点。换句话说,每学期只有4%学员的作业能达到既主题明确、思想深刻,又行文流畅。
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中的部分主观题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学员在这两部分的答题情况看,学员的思想还停留在中学时期的应试方式方法上,思路打不开,或者说,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学员不愿意或不习惯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因此,在文本分析上,明显地存在过于肤浅现象,没有挖出所给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这种表现在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感觉得到。这种情况主要与平时的阅读习惯有关系。从日常阅读作业的完成情况上看,大约99.8%的学员没有完成,甚至连作品都没有准备。这种习惯直接影响其分析作品的方法和能力。当然,也更谈不上对作品中文化等其他因素的了解和掌握。
二、文学经典研读对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的启示
上述五年大学语文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中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生长军官并没有学会怎样作为大学生来学习。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还没有真正完成从中学学习方式向大学学习方式的过渡。
(一)生长军官对大学生学习方式需要适应过程
生长军官刚刚经过系统的中学阶段的学习、进入大学阶段,从思维方式到认知方法,都还没有脱离前一阶段的影响。我国中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秉承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有统一的且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考试)的牵引,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升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按照具体指示进行学习的方式。笔者认为这种“小鸡式”的学习方式,是与中学学习内容的需要相应的。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应是“小鹰式”,即侧重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对象——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思想认知的发展特征等因素,老师多是给出一条学习的纲,而学生则需循着这条纲,自行比照,查漏补缺,主动学习,然后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新知识点,确定、强化自己倾向的知识方向,循环往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学习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不需要老师的过度介入,它需要的是生长军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自身特征出发,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就大学语文的学习来说,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系统性,无论是从纵时的角度还是从共时的角度,作品之间无不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举例来说,大家普遍认为,楚辞和唐诗除了文体相同外,两者各自的特征实在相差甚远,谈不上有什么关联。但我们从楚辞的句式特征(五言、七言杂句)中可以看出,它对唐诗的发展实际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时代特征是造就文学作品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学实际上就是时代特征的折射,如为什么诗歌到了唐朝得以极大的繁荣和发展,而到了宋朝很快就被词的形式取代;汉赋这种形式在汉朝盛极一时,为何很快偃旗息鼓;自街谈巷语而起的小说,何以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文学形式……要理解这些问题,不是仅从某一篇的作品中得到的,而是需要从作品的整体特征出发,把握作品的发展规律,寻求其中的关联度,然后循其关联度找寻规律;当然,一旦我们的阅读量增大,理解度加深,这些问题的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单棵树,而是一片广袤的森林了。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