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解读徐志摩的《偶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9 19:4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吕旭琴
分享到:

 

  3、情感活跃

  有人说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词,其实偶然就是不期而遇。徐志摩在诗歌《偶然》中,表达了和“你”偶然相遇时的时间、地点、情景和心境等,使双方体会偶然的感悟和品位,如惊讶、悲凉、欢喜、热烈、哀叹等。在人生漫漫长路上,有多少偶然的交会,大街上的会心一笑,旅途中的三言两语,或许都是昙花一现,因此“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方向,偶然的相遇,又匆匆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这种无奈的失落感“记得也好,最好忘掉”。诗中“你”“我”的不确定性,使诗歌的情感活跃起伏,张力充沛,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情感,给人以微妙细小的回味。

  4、言简意赅

  爱情可能是刹那间的情感波动,因为那回眸一笑偶然产生。人们中的偶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受,或感动、或惊喜、或哀伤、或热烈……体会生命中的偶然,感受那道不清、说不明的朦胧美好。一次次浪漫的邂逅,“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虽然说有永无再见的无奈失落感,但是这简单的词句表达出了偶然韵味深长的内涵。这短短的两节诗歌,让读者体会到了诗人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感受到了徐志摩深厚的语文功底。就这样的一段小诗,一种情调就把读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挖掘出来,实在是令人感叹啊!

  三、解读诗歌《偶然》,体会生命中的偶然与无奈

  梁从诫在《悠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提到:“徐志摩那首著名的诗歌《偶遇》是写给母亲林徽因的。”从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时间来看,1926年正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之际,加上诗歌流露出对爱情的悲伤和无奈之情,那么梁从诫的说法应该是正确的。《偶然》一诗就是写给徐志摩一度苦苦追求,但是始终未能获得芳心的才女林徽因的。

  在《偶然》诗歌第一小节的1、2句中,使“云”和“水”形成了一组对立的意象。“我”是天空的一片“云”,飘渺洁白,可望而不可即,“你”是地上的“水”,清澈透明,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时,都把“我”当作了徐志摩,“你”当成了林徽因,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合理的。“我”是美丽轻盈的“云”,这更像是一个女子的口吻,地上的“水”,则是诗人的自喻。联系徐志摩另外一首小诗《云游》来看: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哪方或地的哪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在“空际云游”的“云”是徐志摩心中的女子,而诗人确是“卑微的地面”上“一涧流水”。“云”的自有自在和空灵的“涧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人面对心爱的女子自惭形秽,消瘦而又哀愁,因此用“卑微”来形容自己。在《偶然》开始两句,作者就是模拟心中的女子的口吻在说话。云在水面上的倒影本身偶然的事,但是诗人用“不经意”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这个“不经意”的“投影”给诗人带来了无比的欢喜和激动,“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女子对诗人无比激动的心情做出回答:“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云在天空中飘过,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诗歌中提到“我注定要在你生命中消失,不会停留”,这也是诗人无比消愁的原因。诗人巧借“云”投影在“水”面的意境,描绘了一段浪漫情感的美丽邂逅,同时借助女子的口吻,说明了这是一场注定要分手、没有结果的感情邂逅。

  无边无际的大海,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在《偶然》诗歌第二小节中,从明丽的白天过渡到阴沉的黑夜。徐志摩把“我”“你”都比喻成了黑夜海面上的两艘小船,在没有遇到心中的女子之前,诗人觉得人生道路是一篇黑暗,不知道茫无边际的大海中,哪里才是心灵的彼岸。但是生命中总是存在很多奇迹和偶然,两艘小船能“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但是最终却是“你有你的,我又我的,方向”,这是女子明确拒绝诗人的表现。这场命中注定的相逢,却只是一场偶遇,匆匆离别,永无再见之日,充分表现了诗人复杂多变的情绪起伏。

  总结

  徐志摩的诗歌富有个性,在结构、语言、情感和意境方面都充满了张力,实现了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在《偶然》一诗中,用精美的意境、完美的结构、跌宕起伏的情感以及精炼的语言诠释了人生路上的偶然与无奈,给人以微妙细小、耐人回味的心灵感受。

  参考文献:

  [1]董延武,朱林国,应晓,孙晓娅. 徐志摩研究资料索引(1923—2012年)[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2,01:78-138.

  [2]项耀瑶. 浙西文化与徐志摩文学创作[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秦林芳. 生命与诗美在沉凝中升华——兼论《偶然》在徐志摩诗歌创作中的意义[J]. 名作欣赏,2011,26:17-19.

  [4]于涛. 徐志摩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