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蘩漪和侍萍的爱情悲剧分析两位女性角色(2)
二、侍萍——被爱人无情抛弃,艰难生存的坚韧女人
蘩漪至少肯为自己的爱情、自由拼尽一切争取一回,尽管结局是如此残忍,可鲁侍萍这个长期受到封建社会压迫欺凌,有着强烈的封建传统意识的善良女人却始终是为了别人而活,无法挣脱封建的牢笼。她年轻时为了与周朴园的爱情卑微地活着,年老了又为了儿女隐忍地活着。侍萍由一个年轻貌美、温柔贤淑的女子被虚假的爱情、害人的封建礼制、残酷的生活压迫成了一个头发斑白、清贫艰苦的老婆子,命运实在太不公平,让一个弱女子承受了那么多苦难。
三十年前,天真美丽的鲁侍萍和当时未经社会污染的周朴园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她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不顾母亲的劝阻,无名无分地和周朴园生活在一起。那时的侍萍与周朴园三年的共同生活里是有过爱情的,鲁侍萍为周朴园生了两个儿子,她也曾倍感幸福。但后来,周家的封建家长和自私的周朴园为了娶一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绝情地把侍萍和她快要病死的小儿子给赶了出来。侍萍痛苦地认清了周朴园这个虚伪的男人的真面目和周家的无情,曾经美好的爱情在这一刻化成泡影,三年来的幸福生活不再能温暖她的心灵,而变成一把直插心脏的利刃,时时刻刻提醒着她的愚蠢与悲惨。在那样一个凄冷、黑暗的雨夜,心死的侍萍抱着自己重病的小儿子跳入冰冷的河水里,可能是上天怜惜这个善良无辜的女人,侍萍和儿子并没有死在河里,而被救了下来。不得不感叹,侍萍作为一个封建男权压迫下的弱女子,面对爱情的背叛和生活的摧残,在获救后不再用死亡逃避苦难,成了一个坚强的母亲。为了生存,她所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她讨饭、为人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嫁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鲁贵,被如奴仆般吆喝训斥,为了孩子只能用沉默和逃避抗拒这个她极端厌恶的男人。这被迫选择的婚姻没有给侍萍带来丝毫快乐,相反她只能默默忍受丈夫的侮辱,尽力逃避丈夫,保留自己仅剩的一点做人的尊严。当三十年后,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公馆再次相遇,侍萍的心灵深处是痛恨这个绝情的男人的,却不甘心两人相见而不相认,于是出现了侍萍与周朴园间互相试探的对话。最后,她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可周朴园的一句“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让侍萍完全从对爱情的感伤中清醒。面对这个负心人,她不再压抑自己的痛苦,大声地痛诉周朴园当年的抛弃与背叛。
虽然与周朴园的再一次相认给了侍萍一个不小的打击,但这并没有让她彻底崩溃,三十年前周朴园的冷酷与无情已经让她“死过“一次了,重新活过来的侍萍早已不再把爱情当成自己的生存动力。她试图用顽强的生命力无言地抗争这不公平的命运,三十年来的艰辛让她不想也不愿再在残忍的生活中寻找爱情。让这个坚韧却可怜的女人最终陷入崩溃的是亲人的离去。侍萍深爱自己的孩子,她在对爱情、生活绝望后,孩子成了她生命中的唯一光明。可是命运却连这一点点快乐也吝啬地夺取,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相继死去,她生命中最后的光明熄灭,侍萍真正被逼到人生的绝境,这个坚强善良的女人终于被残忍的人、残酷的社会逼疯。
三、不同的爱情,相同的悲剧
不论是蘩漪还是侍萍,他们都因为爱情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她们曾经的爱人逼迫她们连生命中唯一的希望都破灭。当然,《雷雨》绝对不仅仅是一部描写悲惨爱情故事的话剧,曹禺先生是想通过蘩漪和侍萍的爱情悲剧挖掘导致这两个女人悲剧人生的根本原因,让观众在为她们的境遇心痛不已的时候,对现实、对人生进行思考和诘问。
曹禺先生曾说蘩漪这个角色是“最雷雨的”。她处在动荡变革的年代,曾受过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教育,她在长期受到封建压迫时会自觉地出现反叛抵抗的行为,但是腐朽的封建统治太过强大,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处于弱势地位,要想从封建礼教的禁锢下摆脱出来,对女人来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繁漪的悲惨结局一部分就源于她在追求自由、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一段无望、不牢靠的爱情。无疑,她是勇敢的,不甘被束缚,渴望获得做人的尊严与自由,拼尽了全力想要冲破周公馆这个封建牢笼,但当时的社会不会给她这个机会,她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走错了方向,也受到了强大阻力,只能渐渐失去了理智,最终在自己的世界里彻底疯狂了。
侍萍这个善良又坚韧的女人,她的性格和蘩漪的张扬极端的个性很不一样,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年轻时拥有过的爱情将她伤得遍体鳞伤,被驱赶出了周公馆后,她不敢反抗这股封建势力,只想守着自己的孩子安然度过后半生。可最终命运还是让她回到了周公馆,她急于带着儿女逃离这个大牢笼,害怕悲剧再次发生,却还是经历了失去儿女的巨大悲痛。这个可怜的女人最后的意志也在周公馆这个地狱里被摧毁了,她和蘩漪一样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能活在自己封闭的臆想的世界里。侍萍的悲剧命运是腐朽黑暗的社会强加给她的,在封建制度重压下的中国,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纲常伦理的绳索捆住了她们的手脚,束缚了她们的心灵,久而久之,她们自然认定一切悲剧命运都是天意,个人无从改变。因此,我们悲哀地发现,中国传统的劳动妇女,尽管她们勤奋善良,但几千年的封建压迫形成了一个沉重的精神枷锁,套在了她们的脖子上,使她们在面对悲惨的命运时动弹不得。鲁侍萍的悲剧正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妇女悲剧生活的一个缩影。
总而言之,蘩漪和侍萍虽然是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个女人,并且她们所期待、所遇到的爱情生活也不一样,但她们都是牺牲在周公馆这个封建家庭里、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可怜的女人,她们都有令人垂泪叹息的悲剧结局。
参考文献:
[1]刘勇,李春雨.曹禺评说七十年[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潘克明.曹禺研究五十年[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
[4]曹书文.生理、性格与观念的冲突——繁漪与周萍感情悲剧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