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读《红楼梦》札记两则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6 17:4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强
分享到: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小说第一回写甄士隐午间读书情景时,有“手倦抛书”和“手倦拢书”两种版本,均传达出不同的审美趣味,认为后者更契合曹雪芹本意。袭人是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其判词中的“一床破席”之“破”字是作者的春秋笔法。

  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花袭人;春秋笔法

  中图分类号:I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99-02

  一、是手倦拢书,还是手倦抛书

  《红楼梦》在第一回中描写甄士隐在书房闲坐看书,因困意袭来,随手整理了所读的书,在这一动作的主要动词使用上,现存的十二个版本出现两种情况,即“手倦拢书”和“手倦抛书”。具体为:

  庚辰本:“至于手倦抛书”,己卯本:“至倦时拢书”,甲戌本:“至倦抛书”,蒙府本:“至倦拢书”,戚序本:“至倦抛书”,戚宁本:“至倦抛书”,列藏本:“至倦抛书”,杨藏本:“至倦时拢书”,舒序本:“至手倦抛书”,甲辰本:“至手倦抛书”,程甲本:“手倦抛书”,卞藏本:“将手卷拢书”[1]。

  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红楼梦》整理校勘后,在1957年10月第1版、1959年11月第2版、1964年2月第3版均定作“手倦抛书”。改革开放以后,多家出版社均出版了《红楼梦》,但均采用了这一成果。以至于“手倦抛书”流行天下。笔者以为,用“抛”或者用“拢”,大意不得,因为文意会因主要动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

  《红楼梦》版本众多,胡适先生认为自己所藏的甲戌本是最古的本子,并在其著作《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中“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抄本”[2]。但是并没有做详细的考证。从事《红楼梦》版本研究多年的学者杨传镛声援这一观点[3],因为证据欠缺,所以争议比较大。郑庆山通过多年研究,给目前版本源流排出了序列,即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列藏本、舒序本、程甲本、王府本、杨藏本、甲辰本、戚序本、戚宁本、卞藏本[4]。学界十分重视这一成果,笔者也赞同这一说法。

  从目前所存最早的版本(己卯本)看,原文做“倦时拢书”,从庚辰本做“手倦抛书”开始,现存版本便“拢”是一个支流,“抛”是一个支流,己卯本、蒙府本、杨藏本、卞藏均作“拢”,而其他版本均做“抛”。己卯本是最早的抄本,当然最接近曹雪芹的原意,“抛”字和“拢”字差别很大,抄书人在抄书过程中因为下笔误抄的可能性很小。《红楼梦》抄本繁多,而且抄书者凭本意篡改的例子不胜枚举,笔者认为,“拢”字变为“抛”字乃是抄书人所为。理由如下:

  《红楼梦》与《千家诗》关系密切,红学家蔡义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做《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时发现,“《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夜宴中行酒令时所玩的象牙花名签子所镌刻的诗句,极大部分均可在旧时十分流行的《千家诗》中找到”[5]。这一发现对解读《红楼梦》极为重要。《千家诗》是古代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是明清两代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康熙四十五年,曹寅刊行的《楝亭十二种》中收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署作“后村先生编集”。“后村先生”即南宋刘克庄,字潜夫,自称后村居士(有人认为诗集为坊间选家假名而作)。后来坊间出现了两种千家诗,即署作宋谢枋得选、明王相注的《复位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王相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后来书坊将两者合刊,即通行版本的《千家诗》了。

  曹雪芹祖父如此看重《千家诗》,自然看到其多年对儿童良好的启蒙效果。《千家诗》作为家学的一种,曹雪芹必然烂熟于心,自然知道《千家诗》所录的宋代诗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诗曰:“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表达了诗人闲适安逸的心情和一种悠闲自乐的读书心态。曹雪芹必然熟知,但是曹雪芹偏偏用了“拢”字,其用意很明显。众所周知,曹雪芹为了全身避祸,故意将《红楼梦》里的时间、地点、朝代通过杂糅,使读者知道故事,却无法查处故事的具体朝代,这种做法使得《红楼梦》扑朔迷离,但明眼读者一看即知作者之巧妙与其用意所在。熟悉我国书籍发展演变史的人都知道,我国书籍最先是竹简,后来发明纸张以后,书的装帧形式为卷轴装,所以一部书往往分为若干卷,现在仍然使用“卷”字,即是古代文化现象的遗留。甄士隐在书房所读的书为何书,装帧形式如何?作者均隐去不写,为了混淆视听,作者刻意说士隐“手倦拢书”,这个拢字只适卷轴装的书籍,作者用“拢”字正是作者不“拘于朝代年纪”的表现,也是曹雪芹的本意。

  抄书者熟悉《千家诗》,自然熟悉蔡确的诗歌,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手倦抛书”是现成的典故,且用此不但表达了士隐闲适安逸的心情和一种悠闲自乐的读书心态,而且用的是现成熟语,且典雅,用在这里自然是十分精当,便想当然地改为“抛”字了,这种做法违背了曹雪芹的本意。笔者认为,“拢”字更为恰当,它不但与曹雪芹不“拘于朝代年纪”相契合,而且符合甄士隐的身份和恬淡的情趣。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