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金钟儿与杜十娘形象之比较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6 17: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朋毅
分享到:

 



  (三)杜十娘和金钟儿都是死于绝望

  当杜十娘和金钟儿选定了自己终生依靠之人时,在他们的心中都建构出了一幅未来生活的图景,但是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的梦想完全的破灭了。杜十娘飞出了妓院的牢笼满怀希望地飞向她的新生活,可是在现实面前她的梦很快就被打碎了,她把自己交给了李甲,但李甲却转手将她卖给了别人,她不知何往了。有人在分析杜十娘形象时认为杜十娘本可以不必死,那么多钱可以足够她过富足的生活[2],可是当我们深入到杜十娘的内心深处就会理解,富足的生活并非杜十娘的追求,难道区区富足的生活就可以使杜十娘幸福的活下去吗?杜十娘要的是真爱,当真爱没有了,她的生活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理由了,杜十娘是在对爱情绝望之余带着愤怒与怨恨自然的走上了择死的道路。

  金钟儿死于飞不出牢笼的绝望,本来他已与温如玉商定好了计策,私订了终身,但偏偏造化弄人[3],祸不单行,温如玉的所有积蓄都被管家韩思敬私藏了去,连同金钟儿的所有财产在内,从苗秃子口中得知消息后金钟儿已经万念俱灰,再加上郑三的两番毒打,“又气、又恨、又怒、又羞”的金钟儿只好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而也使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升华。也许有人说金钟儿也可以不死,她还可以继续做她的妓女,正如萧麻子劝郑三时所说的“有金姐的身子在,不愁弄不下大钱(绿野仙踪·56回)”,但是,这难道是可能的吗?爱情已经在金钟儿的心中觉醒了,她注定不可能再回到无爱的生活。

  二、人物之异

  (一)出身地位不同

  杜十娘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高姿态出现的,她是京城的名妓,所结交的都是些公子王孙,正因为如此她才积攒了整箱的金银财宝,她从很早就想到要从良,摆脱妓院的牢笼,她就像是一个虽在烟花场中却依然保持内心高洁的女子。

  而金钟儿只是如试马坡这样小地方的一个乐户人家出身的小有名气的妓女,虽然也有些才貌,但作者并没有把她塑造成圣洁的天人,即使是在名妓所共有的容貌上她也是有一些缺陷的,脸上“有几个麻子儿”。总之她就只是一个出生在乐户人家的比较出众的烟花女子,她一开始也朝秦暮楚,逢场作戏,直到后来把自己的真心托付给温如玉才想到了真正的从良。他结交的人大概也不会大富大贵,她的积蓄不多,她的区区几百两银子跟杜十娘的比起来大概什么也不算,但是杜十娘的身份地位未免给人一种不真实感,相较而言,金钟儿和温如玉更像是一对贫贱恋人,两人走到一起的路颇为曲折,更加感人,其形象更加地丰富饱满,更加真实。

  (二)对情郎的态度和得到的感情回报不同

  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当遇见李甲后即认定其“忠厚志诚”,故“有心向他”,她相信爱情,所以希望李甲娶她只是为了对她的爱,李甲是爱她,但毕竟他对李甲的真实为人并不了解,李甲的懦弱必然导致了他对封建家庭的妥协和对十娘的背叛。她既相信爱情,又怀疑爱情,杜十娘是以“值不值得嫁他”为审度标准的,这就必然的使她对李甲一试再试,一瞒再瞒。当最终发现爱情的不可信时,她只有以自身生命的终结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复仇。

  金钟儿对温如玉则是从真假难辨到真情表白、坦诚相见,等到有了真情后才想到从良嫁他。决定之后她根本没有给自己留任何的后路,她完全的相信爱情,将自己的财产全部送给了温如玉,不怕温如玉会拿了她的钱抛弃她,也不惜与父母决裂,为了爱情她可以放弃一切,相比之下,在杜十娘追求真爱的背后还隐约的有一些为从良而从良的影子。

  (三)杜十娘和金钟儿所考虑的问题不同

  对于杜十娘来说,摆脱妓院的牢笼并非难事,真正让她担忧的是从良之后的路该怎么走,所以她一心一意地想找一个可以带给她新生活的人。而金钟儿所忧虑的是当前,即如何冲破妓院的牢笼与所爱的人在一起,至于以后两人的生活,她大概还不暇深思。我们可以说杜十娘深谋远虑,但反过来想,假使杜十娘没有将自己的财产瞒着李甲,如果她考虑的只是当前如何跟所爱的人在一起,也许她的结局会有不同?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杜十娘和金钟儿都是古典小说中塑造得较成功的形象,金钟儿的形象一点也不比杜十娘逊色,甚至金钟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更加能够打动读者,她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而并非某种观念的传声筒,她的魅力因为《绿野仙踪》被定义为神魔小说而有所埋没,这是值得叹惋的。她的价值值得我们关注,小说史上应该有她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郑振铎.文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

  [2]王小敏.《三言》中莘瑶琴与杜十娘形象的比较[J].新东方,2005(Z2).

  [3]胡胜.明清神魔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